出处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126-127,共2页
Statistics & Decision
同被引文献15
-
1赖志花,李西文,董迎春.关于激励—薪酬体系的探讨[J].当代经济管理,2004,26(1):16-19. 被引量:4
-
2叶响裙.国企经理层薪酬激励效应与体系[J].新东方,2004(5):49-53. 被引量:1
-
3赵善庆.试论薪酬激励的方式[J].人才开发,2005(1):20-21. 被引量:9
-
4陈韬.管理层薪酬两极化的效应分析[J].经济前沿,2005(2):119-122. 被引量:1
-
5陆玉梅,谢忠秋.基于模糊数学的经理人薪酬模型[J].中国流通经济,2005,19(9):37-40. 被引量:3
-
6王淼,孙小强,李彩金.职业经理人薪酬管理新模式探索[J].商业时代,2006(15):46-47. 被引量:2
-
7刘波,吴启勇.层次分析法确定职业经理人创新素养的综合评价模型[J].求索,2006(6):99-100. 被引量:7
-
8魏刚.高级管理层激励与上市公司经营绩效[J].经济研究,2000,35(3):32-39. 被引量:1647
-
9郑煦平.浅议我国企业经营者的薪酬激励模式选择[J].经济师,2001(11):16-17. 被引量:2
-
10王景富,崔连秀,江涌.试论人本管理与薪酬激励[J].经济师,2002(3):134-134. 被引量:3
二级引证文献11
-
1王晓丹.高级人才的薪酬管理[J].科技经济市场,2007(11). 被引量:4
-
2孙云锦.不同岗位人员货币报酬构成的分析比较[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07,26(1):28-31. 被引量:2
-
3于萌.人力资本与其收入初探——高级人才的薪酬管理[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35):118-118. 被引量:1
-
4王竹青,朱帆,李苑凌.重建员工公平感,维持薪酬竞争力——“热晒工资”之后的企业薪酬政策应对[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6(6):89-92. 被引量:2
-
5丁建军,周琴,黄利文.职业经理人潜在素质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研究[J].当代教育论坛(综合版),2011(12):123-125. 被引量:1
-
6崔鹏.中国职业经理人发展状况分析[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2(18):110-111.
-
7麻红晓,杨永丰.高职旅游管理专业“一三五”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J].商情,2013(12):68-68.
-
8胡江霞,陈在良,罗玉龙.职业经理人综合素养量化评估研究——基于模糊综合判断模型[J].贵州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3,26(3):58-62.
-
9罗本德,张皎.企业集团成长模式的国际比较[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0(1):64-74. 被引量:3
-
10管声交,聂国秋.民营企业经营管理者激励机制分析及设计思路——以湖南省郴州市为例[J].中国集体经济,2010,0(8X):129-130.
-
1刘显颖.试论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文化的关系[J].科技资讯,2008,6(10). 被引量:2
-
2刘荣春,张圣才,夏芳.经理股票期权作用机理探析[J].统计与决策,2004,20(12):103-104. 被引量:1
-
3王继青.创建面向市场的企业核心能力培育机制[J].企业经济,2003,22(6):27-28. 被引量:1
-
4郝林溪.浅谈当前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J].人间,2015,0(13):140-140.
-
5陈云卿.企业间业务联系的管理[J].管理观察,1996,0(12):8-8.
-
6黄利梅,张丽.企业家人力资本价值实现的激励机制构建[J].特区经济,2010(1):303-304. 被引量:1
-
7王福生.试论企业销售环节的内部控制问题[J].中共山西省委党校省直分校学报,2006(5):37-38.
-
8施星辉,徐珊.大卫·舒宓雷:中国企业需要为全球消费者提供特殊价值[J].中国企业家,2010(21):30-30.
-
9高容.基于人力资源的企业竞争优势的构建[J].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3,27(3):84-86. 被引量:8
-
10向毅川.浅议国企经营者的激励与约束机制[J].中共乐山市委党校学报,1999,1(2):30-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