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类比在科学认知过程中的作用
被引量:
13
On the Function of the Analogy in the Process of Scientific Cognition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类比是把未知的东西与已知的东西联系起来 ,从而推出新知识。类比是一种重要的推理方法 ,也是一种富于创新性的思维方式。类比的特征是适用范围广 ,有探索性和预测性。类比在科学认知中有解释的作用、启发的作用、模拟的作用 。
作者
王早霞
机构地区
山西大学哲学社会学学院
出处
《理论探索》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9-20,共2页
Theoretical Exploration
关键词
类比
科学认知
作用
分类号
B023.2 [哲学宗教—哲学理论]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14
同被引文献
57
引证文献
13
二级引证文献
23
参考文献
5
1
康德.宇宙发展史概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2.156.
被引量:11
2
恩格斯著,曹葆华等译..自然辩证法[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5:341.
3
赵光武主编..思维科学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612.
4
张光鉴等著..相似论[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340.
5
尼古拉斯布宁 徐纪元译.西方哲学英汉对照辞典[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被引量:5
共引文献
14
1
王洪奇.
生命价值和意义的哲学追问[J]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9(1):8-12.
被引量:6
2
王志康.
复杂性科学理论与辩证唯物主义的丰富和发展[J]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9(3):23-26.
被引量:3
3
章红宝,江光华.
试论史蒂芬·霍金的天人观及其哲学意义[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41(3):32-36.
被引量:5
4
徐仙兰,牛进宝,王洪奇.
再论医生职业用语伦理规范[J]
.中国医学伦理学,2005,18(6):67-68.
被引量:1
5
孙迎联,杜贵阳.
当代关于“经济与伦理结合的本质”探讨的困境与出路[J]
.东岳论丛,2006,27(4):47-52.
6
颜悦南.
康德生态思想的现代观照[J]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6(5):128-132.
7
高海.
物理学发展中的类比法及其运用[J]
.雁北师范学院学报,2006,22(6):40-42.
被引量:3
8
阎耀军,吴中元.
相似的未来与未来的相似——对相似性原理运用于社会预测的思考[J]
.未来与发展,2007,28(1):11-16.
被引量:1
9
林德宏.
过度消费自然的社会后果[J]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9(5):1-4.
被引量:2
10
饶光明,石菊君.
论我国地方立法信息公开[J]
.图书情报工作,2010,54(11):31-34.
同被引文献
57
1
叶秀山.
亚里士多德的工具论[J]
.社会科学战线,1998(3):80-98.
被引量:8
2
徐学福.
论类比教学模式[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34(2):28-33.
被引量:30
3
王亚同,鲁忠义.
类比推理研究的有关理论[J]
.心理科学进展,1998,8(2):41-46.
被引量:3
4
李廉.
《易传》的逻辑学范畴[J]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0,30(6):69-74.
被引量:1
5
周建国.
近代归纳逻辑的第一个形态——论培根的科学归纳法[J]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3(4):44-49.
被引量:2
6
王高.
例谈物理解题中常用的思维策略[J]
.中学物理教学参考,1999,0(7):30-33.
被引量:4
7
何向东.
归纳逻辑与科学创新[J]
.哲学研究,2004(12):75-80.
被引量:9
8
曲衍立,张梅玲.
类比迁移研究综述[J]
.心理学动态,2000,8(2):50-55.
被引量:34
9
李小五.
用带测度函数的可能世界语义学解释—归纳认知逻辑[J]
.自然辩证法研究,1993,9(2):13-16.
被引量:1
10
倪荫林.
两个必然性辨异[J]
.广西社会科学,2005(8):21-23.
被引量:2
引证文献
13
1
刘邦凡,欧阳贵望.
论古典归纳逻辑的科学认知功能[J]
.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7(4):35-39.
被引量:4
2
焦振华,谢素英.
新形势下复分析教学与学生创新思维培养刍议[J]
.数学学习与研究,2011(1):17-17.
3
李刚.
运用类比 提高能力[J]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1(9):37-38.
4
吴炳勋.
激发初中生数学兴趣的几点尝试[J]
.新课程(中学),2011(8):44-45.
5
唐凤,唐利强.
类比教学的理论基础及其对物理教学设计的启示[J]
.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4,6(5):21-23.
被引量:8
6
刘邦凡,何向东.
认知科学视域下的归纳逻辑研究述评[J]
.逻辑学研究,2014,7(1):100-117.
被引量:3
7
刘邦凡,史悦.
古今中外类逻辑思维的起源与发展研究[J]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4,28(11):5-9.
被引量:2
8
郎园园.
小学科学教科书中类比的分析及编写建议——以教科版教科书为例[J]
.教学与管理(小学版),2014(11):55-57.
被引量:2
9
俞丽萍.
例谈生物学科学史上的类比方法[J]
.生物学教学,2016,41(3):63-65.
10
杨俊峰.
类比思想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J]
.中小学教学研究,2017,0(1):61-61.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23
1
刘洋,王典,刘财,李鹏.
《勘探地震学》类比法教学探讨[J]
.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电子版),2020(13):128-129.
被引量:4
2
张淑芳.
论古典归纳逻辑的合理性及其现实意义[J]
.学理论,2011(12):51-52.
3
张瑾,刘邦凡,魏玮.
论因明、印度逻辑与佛教逻辑之关系[J]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1,25(8):99-102.
4
华继坤.
古典归纳逻辑理论发展初探[J]
.科技风,2013(10):185-185.
5
张涵辞.
归纳逻辑的概率解释[J]
.青年与社会(下),2013(11):276-276.
6
白晶.
电动势概念教学中的思维加工培养策略[J]
.物理教学探讨(中学教学教研版),2015,33(6):14-15.
7
宋海龙.
科技进步与思维方式变革[J]
.大理大学学报,2017,2(9):42-48.
被引量:4
8
王晓钰,叶宝生.
小学科学课程中类比法的教学应用及策略[J]
.基础教育研究,2018,0(3):72-74.
被引量:2
9
詹政.
逻辑推理学习法在高中物理学习中的应用研究[J]
.高中生学习,2018,0(12):285-286.
10
冯颜利,陈妍.
一部逻辑学认知归向的开创性著作——评《逻辑、知识与认知逻辑》[J]
.法制博览,2018(20):249-249.
1
唐庆民.
论解决理论问题的思维方法[J]
.广西中医学院学报,2003,6(3):7-10.
2
罗蓉,胡竹菁.
类比推理的认知过程与计算模型[J]
.心理学探新,2009,29(6):42-50.
被引量:5
3
为什么人类比其他动物聪明?[J]
.小溪流(儿童号),2012(3):51-51.
4
哲理箴言[J]
.统计科学与实践,2013(5):63-63.
5
孙道荣.
时间不是老人[J]
.满分阅读(高中版),2013(9):1-1.
6
冯百鸣.
在比与思维的发生发展[J]
.洛阳师专学报(自然科学版),1990(2):25-28.
7
黄朝阳.
譬的思维[J]
.晋阳学刊,2001(4):33-38.
被引量:4
8
赵永青.
浅谈类比归纳推理[J]
.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2005(3):24-26.
被引量:2
9
冯东飞,郑丽霞.
论实践标准、生产力标准和“三个有利于”标准的一脉相承[J]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2):27-29.
10
闫锦腾.
我们在进化?或许是在退化?[J]
.知心姐姐(奇妙语文故事),2010(3):20-20.
理论探索
2004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