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新理学境界论的美学意义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新理学虽然不能作为美学体系来对待 ,但其哲学范畴往往又与美学范畴有着丰富的联系。新理学的最高境界是同天境界 ,它有两个基本规定 :天人合一的境界和个体体验的工夫 ,这两点也是中国美学的基本规定。本文从大全、觉解、同天境界等范畴入手 ,论述新理学境界论的美学意义。
作者
李昌舒
机构地区
北京大学哲学系
出处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46-52,共7页
Jianghai Academic Journal
关键词
新理学
境界论
美学意义
冯友兰
有限
无限
超越
自由
天人合一
分类号
B83 [哲学宗教—美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12
共引文献
48
同被引文献
12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12
1
宗白华著..美学散步[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262.
2
阎国忠.
关于审美活动———评实践美学与生命美学的论争[J]
.文艺研究,1997(1):17-26.
被引量:27
3
叶朗主编..现代美学体系[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607.
4
冯友兰著,涂又光译..中国哲学简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382.
5
杨国荣.
存在与境界[J]
.中国社会科学,1996(5):115-125.
被引量:16
6
陈来著..有无之境 王阳明哲学的精神[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418.
7
叶朗著..胸中之竹 走向现代之中国美学[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8:367.
8
郑家栋著..本体与方法 从熊十力到牟宗三[M].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92:358.
9
李泽厚著..李泽厚十年集 1979-1989 第1卷[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4:580.
10
朱立元著..宏伟辉煌的美学大厦 黑格尔《美学》导引[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8:262.
共引文献
48
1
王辉,杨磊.
音乐文本的接受过程[J]
.电影评介,2006(9):108-109.
2
黄香琴.
论大学生审美人格及其培养[J]
.消费导刊,2009,0(17):249-249.
3
肖祥彪.
生命的宣言与告白——“生命美学”述评[J]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6(3):77-80.
被引量:4
4
邢研.
浅析审美超越的意义[J]
.思想战线,2013,39(S2):19-24.
被引量:1
5
赵建林.
冯友兰“境界说”的生成结构分析[J]
.聊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3):89-92.
6
乔东义.
李泽厚实践论美学的问题与反思[J]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3(3):306-313.
被引量:3
7
李世涛.
对实践美学和后实践美学的评价及其论争——从对立、排斥走向对话、汇通之三[J]
.甘肃社会科学,2005(4):100-103.
8
林朝霞.
实践美学与后实践美学在论争中发展[J]
.学术月刊,2007,39(4):115-120.
被引量:5
9
王辉.
消费时代的中国流行音乐[J]
.人民音乐,2007(7):74-75.
被引量:9
10
黄玉顺.
存在·情感·境界——对蒙培元思想的解读[J]
.泉州师范学院学报,2008,26(1):10-13.
被引量:12
同被引文献
12
1
H.G.梅勒.
冯友兰新理学与新儒家的哲学定位[J]
.哲学研究,1999(2):54-56.
被引量:18
2
彭锋.
冯友兰“人生境界”理论的美学维度[J]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34(1):57-62.
被引量:8
3
严志明.
冯友兰的艺术论和美论[J]
.中州学刊,1996(3):69-73.
被引量:2
4
程相占.
冯友兰人生境界论的审美维度[J]
.孔子研究,2004(5):19-27.
被引量:9
5
彭锋.
可说的与不可说的——冯友兰与维特根斯坦美学的一种比较研究[J]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6,27(1):10-16.
被引量:2
6
傅秋.
论冯友兰新理学体系中的艺术论[J]
.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2006,20(4):1-6.
被引量:1
7
李建国.
诗学与哲学的共同向度——冯友兰诗学发微[J]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29(1):41-45.
被引量:2
8
尚莲霞.
冯友兰艺术观的哲学定义及其思想内涵[J]
.新视野,2007(6):74-76.
被引量:3
9
安继民.
冯友兰境界说的人生意义追思[J]
.中州学刊,2008(2):145-151.
被引量:6
10
彭锋.
冯友兰美学思想的三个层次[J]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2,23(1):43-48.
被引量:3
引证文献
1
1
董龙昌.
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新理学美学研究[J]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11,10(1):15-18.
1
王军.
鬼神之思[J]
.船山学刊,2007(1):112-113.
被引量:1
2
尚珺,吴国来.
自我同一性与自尊、依恋及同伴关系[J]
.心理研究,2014,7(1):10-14.
被引量:13
3
齐原.
高中生社会支持、心理控制源与主观幸福感的回归分析[J]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32(9):169-170.
4
李兰芬.
回到真切(Direct)的个体体验——从奥古斯丁及安萨里的忏悔录说起[J]
.现代哲学,2006(5):68-72.
被引量:1
5
邹本国.
心理授权对知识型员工的激励作用分析[J]
.商场现代化,2008(23):288-289.
被引量:3
6
张会永.
海德格尔与现代西方伦理学转向[J]
.湖湘论坛,2002,15(5):83-85.
7
卢莉,薛朝霞.
大学新生自我和谐与心理健康的关系[J]
.中国学校卫生,2007,28(11):1019-1020.
被引量:17
8
况晓慢.
论庄子的生死观[J]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41(6):122-127.
被引量:1
9
杨金画,朱丽翔.
基于和谐社会建设的伦理制度化中主体性构建[J]
.产业与科技论坛,2009,8(5):4-5.
10
李一鸣.
孟子的快乐理论及其审美境界[J]
.华夏文化,2010(3):7-9.
江海学刊
2004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