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福建茶叶》
2004年第1期16-16,共1页
Tea in Fujian
参考文献5
1 金心怡,王秀萍,吉克温,马翠兰,鲍贵林.气流对做青环境及乌龙茶品质形成的影响[J] .茶叶科学,2003,23(1):41-45. 被引量:26
2 叶榕,叶锦凤.安溪乌龙茶生产技术的改进[J] .福建茶叶,2003,26(3):48-49. 被引量:10
3 吉克温.优质乌龙茶的特点与品质形成的必备条件[J] .福建茶叶,2000,23(4):5-7. 被引量:9
4 金心怡,蔡建民,宋建设.夏暑茶空调做青机理与配套工程技术[J] .福建茶叶,2003,26(3):29-31. 被引量:9
5 吉克温.福建省主要名优乌龙茶的品质特征与加工工艺(2)[J] .福建茶叶,2001,24(3):5-7. 被引量:4
二级参考文献24
1 刘文英.微机控制乌龙茶做青环境系统的研究[J] .农业工程学报,1989,5(1):22-28. 被引量:12
2 郭雅玲,陈华,伍豹,兰成坤.台式乌龙茶整形技术分析[J] .福建茶叶,1995(1):27-29. 被引量:5
3 曾钟,郭雅玲,叶宝存.台式乌龙茶初制技术[J] .福建茶叶,1996(1):25-27. 被引量:8
4 浙江省茶机工业公司.名优茶工艺机械[M].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1993.1-30. 被引量:1
5 徐正炳.中国句优茶加工技术[M].北京:金盾出版社,1996.1-10. 被引量:1
6 陈橼.制茶技术理论[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4.. 被引量:2
7 王达.中国名优茶选集[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4.154-162. 被引量:3
8 廖传善 杨逢春 王志忠.房间湿度的测量和调节[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7.. 被引量:1
9 许明镐 等.空气净化技术手册[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1985.420-425. 被引量:2
10 Paull R E, Chen N J, Deputy J. Physiological changes associated with senescence of cut anthurium flowers [J]. J Amer Soc, Hort sci, 1985, 110: 156-162. 被引量:1
共引文献48
1 陈晓栋,黄伙水.安溪铁观音的传统加工工艺及要点[J] .福建茶叶,2009,32(2):20-21. 被引量:8
2 敖存,唐德松,龚淑英,刘蕾,顾志蕾.不同鲜叶摊放处理对夏秋茶香气品质的影响[J] .茶叶科学,2010,30(5):384-392. 被引量:20
3 陈林,张方舟.乌龙茶做青可控技术研究进展[J] .福建茶叶,2004,27(3):16-18. 被引量:8
4 高水练,林郑和,郝志龙,陈梁城.新旧工艺制成铁观音的品质化学比较[J] .茶叶科学技术,2004(3):27-28. 被引量:9
5 孙云,金心怡,苏益平,杨伟丽,陈水吉.乌龙茶不同温度冷做青工艺试验及机理探讨[J]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34(3):309-312. 被引量:25
6 戴智义,苏金强.铁观音栽制经验总结[J] .茶叶科学技术,2005(3):42-43. 被引量:1
7 徐飙,郑惠丰.气候因素对安溪铁观音品质风格的影响[J] .中国茶叶加工,2005(3):30-32. 被引量:8
8 雷天.高山清香翠绿型铁观音乌龙茶采制新技术初探[J] .中国茶叶加工,2006(3):20-23. 被引量:6
9 叶乃兴.乌龙茶种质资源的利用与品种创新[J] .福建茶叶,2006,29(3):2-4. 被引量:20
10 刘江平,金心怡,林大同,林建,邹锋扬.乌龙茶做青智能控制系统的研制和应用[J] .福建农机,2006(4):22-24.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84
1 陈晓栋,黄伙水.安溪铁观音的传统加工工艺及要点[J] .福建茶叶,2009,32(2):20-21. 被引量:8
2 高水练,林郑和,郝志龙,陈梁城.新工艺增强安溪铁观音“音韵”的技术措施[J] .茶叶科学技术,2004(2):37-38. 被引量:2
3 王则金,唐良生,吴秋儿.乌龙茶的萎凋工艺[J] .福建农学院学报,1993,22(4):490-493. 被引量:16
4 李树源,智佳佳.浅谈我国乌龙茶出口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 .茶叶,2004,30(3):160-162. 被引量:5
5 高水练,林郑和,郝志龙,陈梁城.新旧工艺制成铁观音的品质化学比较[J] .茶叶科学技术,2004(3):27-28. 被引量:9
6 廖琼满.安溪铁观音优异品质成因综述[J] .茶叶科学技术,2004(3):35-36. 被引量:7
7 袁弟顺,林丽明,金心怡,孙云.冰冻对工夫红茶发酵及水浸出物泡出速率的影响[J]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30(5):437-439. 被引量:22
8 刘文英.微机控制乌龙茶做青环境系统的研究[J] .农业工程学报,1989,5(1):22-28. 被引量:12
9 翁建业.安溪铁观音的发展思路[J] .中国茶叶加工,2004(4):13-14. 被引量:5
10 何孝延.乌龙茶香气成分形成及其影响因素[J] .茶叶科学简报,1994(4):5-8. 被引量:6
引证文献10
1 袁华芳,侯冬岩,回瑞华,刁全平.紫外光谱法比较乌龙茶和乌龙茶嫩茎中的茶多酚含量[J] .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7,9(4):53-55. 被引量:7
2 陈晓栋,黄伙水.安溪铁观音的传统加工工艺及要点[J] .福建茶叶,2009,32(2):20-21. 被引量:8
3 高水练,林郑和,郝志龙,陈梁城.新旧工艺制成铁观音的品质化学比较[J] .茶叶科学技术,2004(3):27-28. 被引量:9
4 孙云,金心怡,苏益平,杨伟丽,陈水吉.乌龙茶不同温度冷做青工艺试验及机理探讨[J]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34(3):309-312. 被引量:25
5 谢芬,郝志龙.闽南闽北乌龙茶加工艺对比[J] .福建茶叶,2006,29(1):21-22. 被引量:14
6 陈泉宾,孙威江,谢少瑜,卓庆霖,郑凤.不同加工方法对武夷岩茶品质的影响[J] .中国茶叶加工,2007(1):27-29. 被引量:6
7 辛伟,洪永聪,卢莉,王飞权.不同做青风格安溪铁观音“音韵”的感官审评及品质化学比较[J] .武夷学院学报,2012,31(5):38-40. 被引量:7
8 徐信杰,赵振军.乌龙红茶加工工艺研究进展[J]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中旬),2013,10(2):72-74. 被引量:8
9 林竹根.花香型安溪铁观音加工技术[J] .中国茶叶加工,2015(6):33-36. 被引量:3
10 刘江平,金心怡.武夷岩茶做青控制系统研制[J] .食品工业,2021,42(2):154-158.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80
1 杨文俪.不同做青方式对铁观音做青叶态及感官品质的影响分析[J] .茶业通报,2022,44(2):63-66. 被引量:2
2 陈晓栋,黄伙水.安溪铁观音的传统加工工艺及要点[J] .福建茶叶,2009,32(2):20-21. 被引量:8
3 肖鑫,郭雅玲,林瑜玲.乌龙茶加工过程中水分对β-葡萄糖苷酶活性影响的研究进展[J]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2014,5(6):1862-1867. 被引量:3
4 肖宏儒,钟成义,宋卫东,李德权,刘屏.茶叶加工中的冷却技术及设备研究[J] .中国茶叶,2008,30(4):24-25. 被引量:3
5 刘蕾,龚淑英,王辉.做青过程中酶学及香气变化研究进展[J] .茶叶,2008,34(4):208-212. 被引量:6
6 陈志丹,孙威江,吉克温.茗科1号清香型武夷岩茶工艺试验及品质分析[J]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38(5):485-490. 被引量:2
7 王飞权,肖斌,任红楼,李冬花,姚丽娟,王震.不同采摘标准和加工工艺对陕西乌龙茶品质的影响[J]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37(12):146-152. 被引量:4
8 张婉婷,张灵枝,王登良.乌龙茶加工工艺对香气成分影响的研究进展[J] .广东茶业,2010(1):21-27. 被引量:16
9 柴斐,郭雯飞.烘干大红袍和冰冻大红袍香气成分分析与比较[J] .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2010,37(4):459-462. 被引量:12
10 黄海霞,侯宇清.不同品种牡丹抗氧化能力与其多酚黄酮含量的关系研究[J] .时珍国医国药,2010,21(11):2921-2923. 被引量:7
1 白金木.铁观音空调制茶工艺技术[J] .农村新技术(加工版),2011(5):41-43.
2 白金木.铁观音空调制茶的工艺技术[J] .福建农业科技,2009,40(6):28-29.
3 杨文俪.安溪乌龙茶空调制茶技术与参数[J] .中国茶叶加工,2005(4):33-34. 被引量:1
4 谢萍娟,李旭云.清香型铁观音的制作技术[J] .中国茶叶,2006,28(4):32-33. 被引量:9
5 焦杨,王登良.乌龙茶传统做青与现代做青新工艺[J] .广东茶业,2010(5):23-26. 被引量:8
6 张一波.安溪铁观音规范化生产工艺[J] .蚕桑茶叶通讯,2016(2):36-37. 被引量:1
7 龚淑英,顾志蕾.两种不同乌龙茶审评方法香气与滋味的比较[J] .茶叶科学,2001,21(2):166-169. 被引量:4
8 陈志雄,张稚秀,林室佳.传统制法与现代制法对乌龙茶品质的影响[J] .中国茶叶,2006,28(5):33-34. 被引量:12
9 陈金林,卓开发,杨宝荣,林清金,林金泉.乌龙茶的制作工艺[J] .林业科技开发,2002,16(1):42-43. 被引量:5
10 黄国资,赖兆祥,庞式.乌龙茶人工光照晒青技术初探[J] .中国茶叶加工,2006(2):19-20. 被引量: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