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生物学通报》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36-37,共2页
Bulletin of Biology
同被引文献14
-
1唐红.初一生物新教材理化知识的处理[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05,4(6):123-124. 被引量:2
-
2叶佩珉,赵占良.生物(第一、二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被引量:1
-
3朱正威,赵占良.生物学(七年级上、下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被引量:1
-
4杨振宁.杨振宁文录[M].海口:海南出版社,2002.. 被引量:5
-
5刘玉泉.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学生学习策略的培养[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5(14):38-39. 被引量:3
-
6刘玉泉.“小先生制”对学校教育技术应用与维护工作的启示[J].生活教育,2015,0(19):111-112. 被引量:1
-
7董一红.跨学科融合教学的三个关注点[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7,33(12):19-21. 被引量:7
-
8谢坤.教师在跨学科教学中的异质性知识耦合探讨[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7,37(32):36-38. 被引量:25
-
9陈卫帼.学科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之我见[J].生物学教学,2003,28(1):29-31. 被引量:1
-
10徐洪林,刘恩山.生物学教学中引入概念图策略的实验研究[J].生物学通报,2003,38(3):38-40. 被引量:30
二级引证文献7
-
1余自强.生物学教育与信息能力培养[J].生物学通报,2006,41(3):40-42.
-
2徐连清.注重细节 确保试题的严谨性、科学性[J].中学生物教学,2011(3):55-56. 被引量:1
-
3蒋贵川.浅谈研究性学习在生物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3(23):170-171.
-
4谢帆.自主灵动,放飞性灵——“研学后教”模式下的《细胞增殖》课例节选[J].考试周刊,2014(29):146-146.
-
5刘小明.启发式教学法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新课程研究(下旬),2018,0(12):65-66. 被引量:2
-
6杨俊.科学处理初中生物学教材中的理化知识探究[J].神州,2019,0(24):140-140.
-
7邹春辉.深度教学背景下初中生物概念教学探研[J].成才之路,2022(13):92-94. 被引量:3
-
1惠平,石萍.浅谈高中阶段理、化知识间的结合点[J].物理教师(高中版),2002,23(12):52-54.
-
2何儒培.理化知识在地理教学中的运用[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00(6):38-39.
-
3唐生发.浅谈生物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J].学生之友(最作文),2010(6):32-32. 被引量:5
-
4卢江峰.浅谈初中生物课的六种教学方法[J].广西教育,2010(2):57-57.
-
5王丛宝.初中生物课教学六法[J].现代教育科学(中学教师),2010(6):166-166.
-
6周进成.用理化知识为古诗词教学注入活力[J].教师,2010(32):71-71.
-
7吴飞.苏科版初中生物教材中理化知识的处理策略[J].常熟理工学院学报,2015,29(6):122-124. 被引量:2
-
8王玉强.整合理化知识,提升生物素养[J].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2017,0(4):64-64. 被引量:1
-
9底彦龙.日常教学中理化知识的互相渗透[J].教育教学论坛,2011(22):121-122.
-
10阚延超.浅谈七年级生物教学中的理化知识分布与处理[J].合肥教育学院学报,2003,20(4):113-1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