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新课程改革中教师的角色转换及实现
被引量:
1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尽快由知识传授者角色实现向教师即促进者、教师即研究者、教师即改革者与决策者等角色的转换,外部的支持系统是教师从冲突转向适应与发展的基本条件和保障。
作者
孟宪乐
机构地区
洛阳师范学院
出处
《教育探索》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90-92,共3页
Education Exploration
基金
河南省社会社学规划项目"基础教育改革中教师专业化发展问题研究"(项目编号:2002(FJY)005)之阶段性成果
关键词
课程改革
教师
角色转换
课程结构
基础教育
课程标准
知识传授
课程开发
分类号
G423.07 [文化科学—课程与教学论]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9
参考文献
9
共引文献
51
同被引文献
87
引证文献
10
二级引证文献
33
参考文献
9
1
李玢著..世界教育改革走向[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338.
2
王斌华.发展性教师评价制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60.
被引量:9
3
钟启泉.现代教育学基础[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6.443-445.
被引量:3
4
姜勇,郑三元.
理解与对话——从哲学解释学出发看教师与课程的关系[J]
.全球教育展望,2001,30(7):34-38.
被引量:39
5
高文.现代教学的模式化研究[M].出东:山东教育出版社,2001.190,19.
被引量:4
6
北师大中小学骨干教师国家级培养专刊[J].木铎金声,2001,(8).
被引量:1
7
徐世贵著..怎样听课评课[M].沈阳:辽宁民族出版社,2000:315.
8
国家教育发展与政策研究中心.发达国家教育改革的动向和趋势(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7.283.
被引量:1
9
国家教育发展与政策研究中心.发达国家教育改革的动向和趋势(四)[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2..
被引量:2
二级参考文献
9
1
金生Hong.理解与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7.71.
被引量:3
2
乔晓冬.美国教育的危机[J].外国教育动态,1982,(5).
被引量:2
3
乔晓冬.课程论引论-西方课程的历史发展和课程建设制约因素的分析.北京师范大学88年博士论文[M].,..
被引量:1
4
刘少杰.走向生活世界-后现代主义哲学的总体趋向[J].外国哲学与哲学史(人大复),1996,(7):97-97.
被引量:5
5
-.诠释学.现代西方哲学论著选读[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753.
被引量:2
6
海德格尔.“前有”“前见”“前设”概念是由海德格尔提出.存在与时间[M].三联书店,1997..
被引量:2
7
潘德荣.基于“此在”的诠释学.外国哲学与哲学史,1996,(8):62-62.
被引量:5
8
王金福,汪丽.
争论的解释学意义[J]
.唯实,1999(11):3-8.
被引量:5
9
张法.
作为后现代思想的解释学[J]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0,14(5):54-60.
被引量:31
共引文献
51
1
牛莉川.
试论激励在教师专业发展中的应用[J]
.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业教育版),2005(5):33-35.
2
柳伟,林兆其.
教师聘任制中的发展性评价[J]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35(z1):281-283.
3
郭宏旻,成继红.
激励在教师专业发展中的应用[J]
.新乡教育学院学报,2006(1):82-83.
4
蔡厚勇.
大学文献信息检索课主体创造力资源分析[J]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2(6):146-147.
被引量:1
5
菅国坤.
论教师在课程开发与诠释中角色的新发展[J]
.济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3(2):34-37.
6
龙茵.
浅谈教师的课程理解——从解释学角度谈教师对课程的理解[J]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8,24(2):7-9.
被引量:2
7
谢洁茹.
质性学生评价的理论基础探析[J]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08,0(15):6-8.
被引量:1
8
王彬.
我国教育哲学研究新进展[J]
.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2004(11):39-41.
9
姜勇.
从另一视角看教育中的主客体关系[J]
.现代教育论丛,2002(1):1-4.
10
贺能坤.
教师评价体系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4,17(12):50-52.
同被引文献
87
1
邹强.
论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德育课的嬗变[J]
.教育探索,2008(1):37-38.
被引量:6
2
容中逵,刘要悟.
论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价值取向问题[J]
.现代教育论丛,2004(5):34-37.
被引量:10
3
崔允漷.
课程改革呼唤执行力[J]
.教育发展研究,2004,24(9):32-32.
被引量:22
4
王策三.
认真对待“轻视知识”的教育思潮——再评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提法的讨论[J]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4,2(3):5-23.
被引量:548
5
张华.
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的价值转型与目标重建[J]
.语文建设,2002(1):4-6.
被引量:33
6
钟启泉,有宝华.
《认真对待“轻视知识”的教育思潮》读后感[J]
.教育发展研究,2004,24(10):66-70.
被引量:21
7
王慧霞,李长著.
热点冷观:课程标准问题的发现与悖论的揭示[J]
.教育研究与实验,2004(4):69-72.
被引量:4
8
郭茹.
新课程对教师角色的挑战[J]
.甘肃教育,2002(12):11-11.
被引量:1
9
林倩.
论新课程改革中教师的素质结构[J]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2(1):58-62.
被引量:11
10
吕立杰,马云鹏.
基础教育新课程设计中的课程审议——一种实践理性的研究方式[J]
.教育研究,2005,26(2):71-76.
被引量:20
引证文献
10
1
李敏,王红霞.
论合作性学习在演讲学课程中的实现环节[J]
.徐州教育学院学报,2004,19(3):48-49.
被引量:4
2
霍小琴.
教师参与课程——新课程成功实施的重要保障[J]
.安徽文学(下半月),2007(1):57-57.
3
吴永军.
我国新课改反思:成绩、局限、展望[J]
.课程.教材.教法,2009,29(7):17-24.
被引量:23
4
张志敏.
新课改、新理念与教师重塑[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21):21-21.
5
周柳俊.
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提高课堂效率之我见[J]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1(11):125-126.
6
王和平.
浅谈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教师专业发展[J]
.中国电力教育,2011(6):26-27.
被引量:1
7
杨婷婷.
浅析新手型教师角色适应问题及对策[J]
.考试周刊,2011(38):22-23.
8
冯帮,韦辰.
近十年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研究述评[J]
.基础教育研究,2011(19):3-5.
被引量:2
9
陈翔燕.
高职学校班主任角色初探[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1(36):214-214.
被引量:3
10
冯遵章.
如何对初中体育课外活动实施有效的管理措施[J]
.体育博览,2011,0(19):198-198.
二级引证文献
33
1
何敏敏.
关于有效教学的反思[J]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1(33):85-86.
2
孙光振.
课改进程中的高中英语教学现状探究[J]
.语数外学习(高中版)(下),2013,0(8):99-99.
被引量:1
3
王丽娇.
高职文秘专业实施合作学习教学的研究[J]
.成功,2013(24):153-153.
4
张静.
议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途径[J]
.科教文汇,2007(06X):52-52.
被引量:1
5
辜向东,张正川,肖巍.
课改进程中的高中英语教学现状探究[J]
.课程.教材.教法,2011,31(2):68-73.
被引量:37
6
和学新,张丹丹.
我国课程改革理论基础研究的反思[J]
.课程.教材.教法,2011,31(5):3-11.
被引量:19
7
许亮亮.
建构式教学模式在中考化学复习课中的应用[J]
.江苏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27(3):68-69.
8
薛雯玮.
中小学体育运动技能类教学内容的选择*[J]
.江苏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27(3):76-78.
被引量:1
9
简冬梅.
敞开怀抱,迎接新课程改革——四川省高中数学新教材实施情况调查[J]
.中学数学杂志(高中版),2011(4):10-12.
10
朱元元.
新课程实施中部分教师消极对待行为的原因分析[J]
.贵州师范学院学报,2011,27(6):54-56.
1
张静.
网络时代的教育与教师角色的转变[J]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3):118-120.
被引量:19
2
陈桂梅,刘文娟.
刍议教师专业成长过程中的角色适应[J]
.贵州教育学院学报,2008,24(4):36-38.
3
周丽玲.
加强教学思考,提升教育能力[J]
.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14(8):239-239.
4
刘翼.
对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探讨[J]
.大江周刊(论坛),2013(8):77-77.
5
徐波,付炳中.
论现代教育技术环境中教师角色的适应与发展[J]
.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2003,20(2):76-78.
6
蒋静.
有效的团体心理辅导:积极心理学视角[J]
.上海教育科研,2013(12):72-73.
被引量:4
7
张春玲.
刍议中职生心理问题及其健康教育[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35):251-251.
被引量:3
8
智若愚.
学会在新坐标系中成长[J]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7(02X):33-33.
9
沈美萍.
反思教学——教师专业成长的关键[J]
.新课程(教育学术),2011(7):115-115.
10
余国政.
大学生适应与发展的特点及途径[J]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7,28(11):98-100.
被引量:2
教育探索
2004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