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双因素理论与企业激励机制
被引量:
9
The Theory of Bifactors And The Business ImpellingMechanism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本文从赫兹伯格的双因素理论出发,分析了不同员工的不同需求,并进一步指出只有基于激励因素的激励才会对员工产生激励作用。在此基础上,文章探讨了中国企业目前激励机制的弊端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
作者
文涛
顾凡
机构地区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人文学院
出处
《经济与管理》
2003年第10期22-23,共2页
Economy and Management
关键词
激励机制
中国
人力资源管理
双因素理论
目标管理
绩效管理
分类号
F279.23 [经济管理—企业管理]
F272.92 [经济管理—国民经济]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8
同被引文献
66
引证文献
9
二级引证文献
42
参考文献
4
1
郑国铎著..企业激励论[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2:238.
2
[英]理查德·威廉姆斯.组织绩效管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被引量:9
3
龚敏..组织行为学[M],2002.
4
D·赫尔雷格尔J·W·斯洛克姆R·W·伍德曼.组织行为学(第九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被引量:1
共引文献
8
1
刘世清,张宏洪,关伟.
基于绩效技术的高校师资结构优化与调整[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23(5):75-77.
被引量:5
2
赵永乐,王群峰.
基于双重客户价值取向的政府部门绩效管理[J]
.云南社会科学,2007(4):13-16.
3
王群峰.
政府部门战略绩效管理模式构建[J]
.商业时代,2008(13):59-60.
被引量:2
4
杨进,张强.
层次分析法在研发人员绩效考核中的应用[J]
.中国管理信息化,2008,11(14):101-105.
被引量:9
5
叶芬梅.
高校教师职称制度功能探讨:一个制度分析的视角[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27(9):117-121.
被引量:15
6
余蕊.
公安机关绩效考评的调查与思考——以福建省部分设区市的调查为例[J]
.福建行政学院学报,2014(4):33-38.
被引量:1
7
慈晓强,雍岐东,李成明,穆祥静,唐剑.
油料部门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J]
.物流科技,2015,38(5):9-10.
被引量:1
8
郭明环,段春乐.
绩效技术在高校图书馆绩效管理中的应用[J]
.河南图书馆学刊,2016,36(4):51-53.
同被引文献
66
1
区苑华.
基于双因素理论的酒店员工激励途径探讨[J]
.江苏商论,2009(8):31-33.
被引量:5
2
张正锋,刘志波.
双因素理论与公平理论在我国现代管理中的应用[J]
.西安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5(4):61-64.
被引量:15
3
王宇,李峰.
谈双因素激励理论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J]
.中国煤炭工业,1999,0(10):44-44.
被引量:5
4
侯大力.
“激励——保健”双因素理论与知识员工激励[J]
.人才瞭望,2003(1):52-53.
被引量:2
5
毕怀东.
专用化人力资本条件下的企业激励机制初探[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25(11):209-211.
被引量:1
6
陈俊峰.
论国有企业激励机制的建设[J]
.科技创业月刊,2005,4(1):116-117.
被引量:11
7
李峥,王垒.
关于工作压力的研究[J]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3,20(7):41-42.
被引量:13
8
章黛丽.
高校激励机制的构建[J]
.天津商学院学报,1994,14(3):67-71.
被引量:14
9
陈捷.
组织中的工作压力来源及其管理[J]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0(3):34-38.
被引量:37
10
裘元伦.
德国社会的收入分配及其对社会福利政策的影响[J]
.求是,2005(12):58-60.
被引量:3
引证文献
9
1
韩雪松,陈维政.
基于数据编码与主题识别方法的人才激励因素维度研究[J]
.软科学,2006,20(6):15-18.
被引量:2
2
韩雪松,陈维政,吴继红.
人才激励因素的实证研究与启示[J]
.统计与决策,2006,22(24):155-157.
被引量:8
3
纪晓丽,凌玲,曾艳.
基于双因素理论的员工工作压力源管理研究[J]
.科技管理研究,2007,27(9):215-217.
被引量:17
4
任碧云,葛晓伟.
基于管理学的激励理论及其对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启示[J]
.经济问题,2007(11):96-98.
被引量:1
5
郑志强.
基于成就导向的企业营销高层人才激励研究[J]
.洛阳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7(2):56-58.
6
李丹.
基于双因素理论的酒店员工满意度研究[J]
.科协论坛(下半月),2012(5):151-152.
被引量:9
7
刘生生.
职工心理预期变化及其对企业绩效管理的影响[J]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12,29(12):76-78.
8
古翠凤,陈小满,樊小冬.
双因素理论下德国与日本职业教育发达的共性[J]
.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7(1):82-84.
被引量:3
9
刘敏,曹丽,舒一晗,窦文华.
基于双因素理论的国有企业激励机制研究[J]
.现代商贸工业,2020,41(12):42-43.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42
1
胡挺.
高校辅导员工作压力产生及应对措施研究[J]
.文教资料,2008(35):197-199.
被引量:1
2
王禹章.
综合利用激励理论和挫伤理论推动高校管理[J]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33(5):1-2.
被引量:2
3
梁宇海,李耀斌,雷玉秀.
双因素理论在医院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J]
.现代医院,2007,7(12):92-93.
被引量:10
4
赵冬梅,山口裕幸.
国企员工压力和工作满意度的对比研究[J]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9,17(3):257-264.
被引量:4
5
赵西萍,赵欣.
工作压力作用机制中工作控制的调解效应研究——基于Karasek模型[J]
.科技管理研究,2009,29(6):385-387.
被引量:3
6
陈玲,顾力刚.
我国工作压力研究的现状与展望[J]
.职业与健康,2010,26(10):1174-1176.
被引量:8
7
李永周,官媛媛,张雨.
高层次创新型人才的分层递进激励模型及应用[J]
.科技进步与对策,2010,27(20):145-148.
被引量:6
8
耿梅娟,石金涛.
军事后备人才胜任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基于扎根理论研究方法[J]
.现代管理科学,2011(5):93-95.
被引量:6
9
郑志强.
基于成就导向的企业营销高层人才激励研究[J]
.洛阳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7(2):56-58.
10
林巧平.
物流企业基层员工激励机制的探讨——案例分析[J]
.物流工程与管理,2012,34(3):72-73.
被引量:1
1
罗秋日.
培训使企业与员工双赢[J]
.职业,2013(16):52-53.
2
海洛德·弗士曼,张积模.
激励员工与组织管理孰先孰后[J]
.现代领导,2003(12):5-6.
3
刘座铭,王欣,马晓琴.
双因素理论在“90后”员工管理中的应用——以海尔集团为例[J]
.中国市场,2016(6):77-78.
被引量:3
4
赵丽娜.
论双因素理论及其应用价值[J]
.商情,2013(10):170-170.
5
尹志欣,马君.
双因素理论在中国知识型员工中应用的新发现[J]
.现代管理科学,2013,1(12):107-109.
被引量:3
6
庄小将.
基于双因素理论的高新企业技术人才激励管理研究[J]
.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0(1):32-35.
被引量:3
7
合易.
奖金的最佳心理效价[J]
.中国服饰,2013,0(2):99-101.
8
销售激励应该避免以结果为导向——不以成败论英雄[J]
.现代工商,2006(8):109-109.
9
王莉.
运用双因素理论激励销售人员的效果分析[J]
.现代国企研究,2015(12).
10
刘飞燕.
让质询来得更猛烈些吧![J]
.现代物业,2006(1):42-44.
经济与管理
2003年 第10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