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南宁国际民歌节审美意识形态的建构与解构之维
被引量:
3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记忆是人类集体的无历史性的神话,我们也以符号表象行动的方式举行着这样的纪念仪式,而每一次仪式的再现都无疑会引发我们集体的重新阐释性实践的冲动,因而纪念仪式的所有在场都在仪式的狂欢化中尽情地交流。在这里,狂欢作为记忆的征象承担了审视审美意识形态的建构与解构的维度,因为纪念仪式在作为审美意识形态的征象建构同时也具有了解构自身的因素,记忆于是继续这样进行下去。
作者
向丽
机构地区
广西师范大学中文系
出处
《民族艺术》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86-91,共6页
National Arts
关键词
南宁国际民歌节
审美意识形态
纪念仪式
审美制度
审美幻象
习俗
记忆
分类号
J609.2 [艺术—音乐]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53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16
参考文献
3
1
(美)保罗·唐纳顿著,纳日碧力戈译.社会如何记忆[M].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1
被引量:1
2
高小康著..大众的梦 当代趣味与流行文化[M].北京:东方出版社,1993:193.
3
[德]马克思,著.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M]. 人民出版社, 1962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53
1
赵小梅.
从艺术歌曲《孟姜女》的演唱中体会民族声乐演唱的审美特征[J]
.艺术探索,2006,20(6):138-141.
被引量:5
2
程江华.
超越与断裂——关于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的几点思考[J]
.艺术探索,2005,19(5):102-104.
被引量:2
3
向云驹.
论“文化空间”[J]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5(3):81-88.
被引量:340
4
王杰,叶舒宪,覃德清,海力波.
探寻文化的审美尺度——审美人类学与文化建设四人谈[J]
.南方文坛,2003(1):56-61.
被引量:5
5
李仕中.
从迷途到通径———评龙彼德的诗歌艺术探索[J]
.中国文学研究,1997(1):89-93.
被引量:1
6
邢莉.
祭敖包与蒙古族的民间信仰[J]
.内蒙古社会科学,1997,18(1):36-39.
被引量:8
7
冯光钰.
民歌刍论二章──从“广西国际民歌节”谈起[J]
.人民音乐,1994(5):14-17.
被引量:4
8
姚尧.
民俗主义视觉下的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J]
.传承,2008(20):130-131.
被引量:2
9
冯光钰.
民歌节身份的错位——评“2002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开幕式晚会的不足[J]
.歌海,2003(2):26-27.
被引量:3
10
王小昆.
民歌结束音与调式关系的探索[J]
.艺术探索,1997,11(S1):289-298.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3
1
雷文彪.
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研究综述[J]
.柳州师专学报,2010,25(2):13-20.
被引量:2
2
邢莉.
民族民间节日的价值体系及保护原则[J]
.河南社会科学,2010,18(3):21-25.
被引量:14
3
姚礼.
改编民歌中钢琴伴奏的艺术探索[J]
.艺术研究(哈尔滨师范大学艺术学报),2020(5):113-115.
二级引证文献
16
1
何威,汪静.
反向春运下节庆空间生产机制研究[J]
.青年研究,2021(1):40-50.
被引量:2
2
麻瑞杰.
浅析民族地区高校弘扬少数民族传统节日文化的路径[J]
.汉字文化,2023(22):77-79.
3
崔海明,崔雪梅.
“那达慕”与“人文奥运理念”的契合点研究[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0,33(11):19-22.
被引量:2
4
刘志荣,杨烨,白珍.
当代语境下推进“非遗”保护的八大要素[J]
.中华文化论坛,2010(4):155-159.
5
杨旭东.
地方性节日的文化内涵与诉求转型——关于侗族喊天节的调查与思考[J]
.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2(6):117-123.
被引量:3
6
萧放,董德英.
中国近十年岁时节日研究综述[J]
.民俗研究,2014(2):75-89.
被引量:21
7
刘铁梁.
身体民俗学视角下的个人叙事——以中国春节为例[J]
.民俗研究,2015(2):5-11.
被引量:22
8
陈凯,丁雅莉.
“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广西文化产业发展新思路——以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为例[J]
.新闻研究导刊,2015,6(20):28-29.
被引量:5
9
田兆元,游红霞.
高校社区节日文化的建构与民俗学学科发展研究——以华东师范大学的传统节日传承为例[J]
.文化遗产,2017(2):41-49.
被引量:5
10
邢莉.
致力于民俗学的求索之途--兼谈我对民俗学科的认识[J]
.民族艺术,2018(2):5-12.
被引量:1
1
周雯.
艺术本质之我见[J]
.文艺生活(下旬刊),2015,0(4):30-30.
2
杨嵩.
驳声乐诸唱法论[J]
.歌海,2012(4):104-105.
3
万继允.
我国历史上的教师节[J]
.中国教师,2004(9):48-48.
4
周忠厚.
文艺不是审美意识形态[J]
.乌鲁木齐职业大学学报,2003,12(3):82-85.
被引量:2
5
黄淑子,范西姆.
踢沙情[J]
.歌海,2002(12):4-4.
6
梁绍武,农礼生.
壮族敬酒歌[J]
.歌海,2003(1):42-42.
被引量:1
7
刘钢.
奥地利纪念著名指挥家卡拉扬诞辰100周年[J]
.北方音乐,2008,28(5):5-5.
8
郑星华,梁柰.
论南宁国际民歌节的艺术辐射作用与影响[J]
.河池学院学报,2007,27(A02):54-55.
被引量:2
9
张学军.
格莱美唱民歌也能拿奖[J]
.文化月刊,2003,0(Z1):22-22.
10
勾慧明.
视觉形态的装饰语言[J]
.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3(4):71-73.
被引量:2
民族艺术
2003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