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艺术探索》
1997年第S1期289-298,共10页
Arts Exploration
同被引文献9
-
1赵小梅.从艺术歌曲《孟姜女》的演唱中体会民族声乐演唱的审美特征[J].艺术探索,2006,20(6):138-141. 被引量:5
-
2程江华.超越与断裂——关于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的几点思考[J].艺术探索,2005,19(5):102-104. 被引量:2
-
3李仕中.从迷途到通径———评龙彼德的诗歌艺术探索[J].中国文学研究,1997(1):89-93. 被引量:1
-
4左峰,梁海景.浅析王建中钢琴改编曲《云南民歌五首》曲式结构[J].咸宁学院学报,2008,28(5):209-210. 被引量:4
-
5王海燕.席勒作品在艺术审美上的新追求[J].艺术探索,2009,23(1):114-115. 被引量:4
-
6谢林.民歌的困惑──从民歌功能的二因素谈南方少数民族民歌在新时期的发展[J].艺术探索,1998,12(S1):329-334. 被引量:5
-
7于学友.论丁善德民歌改编艺术歌曲中钢琴伴奏的艺术特色及演奏分析[J].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18,36(4):61-70. 被引量:3
-
8魏耀珍.中国民歌钢琴改编曲创作特征探析——以陕北民歌为例[J].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38(5):137-140. 被引量:6
-
9向丽.南宁国际民歌节审美意识形态的建构与解构之维[J].民族艺术,2003(2):86-91. 被引量:3
-
1顾恒利.小提琴曲《苏北之春》浅析[J].新课程研究(高等教育),2009(1):159-161.
-
2郭鸿斌.根植于传统,探索中创新——拉赫玛尼诺夫艺术歌曲和声技法探析[J].音乐时空,2013(11):108-108.
-
3王小昆.试论壮族多声部民歌中同音列复合调式之特点[J].中国音乐,2002(4).
-
4桑桐.巴托克《小宇宙》中双调式、复合调式与双调性乐曲分析(下)[J].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1994(1):53-64. 被引量:7
-
5狄其安.论藏族音乐中的复合调性[J].大舞台,2010(7):35-37. 被引量:2
-
6桑桐.巴托克《小宇宙》中双调式、複合调式与双调性乐曲分析(上)[J].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1993(3):56-67. 被引量:9
-
7翟雨虹.肖斯塔科维奇《第四弦乐四重奏》第一乐章和声语言分析[J].齐鲁艺苑(山东艺术学院学报),2015(2):23-28.
-
8狄其安.论山西左权民歌“开花调”的实质内涵[J].沧桑,2010(1):247-247. 被引量:9
-
9桑桐.五声纵合性和声结构的探讨[J].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1980(1):20-44. 被引量:63
-
10单士锋,韩雪菲.新奇的四小“精灵”——普罗科菲耶夫钢琴小品套曲《老祖母的故事》音乐探析[J].大舞台,2010(8):4-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