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中国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41-43,共3页
China Publishing Journal
同被引文献7
-
1李维.自我反思:编辑专业成长的行为向度[J].编辑之友,2006(2):44-45. 被引量:8
-
2周启.6种职业教育专业性期刊学术影响力比较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06,27(10):17-19. 被引量:7
-
3陈志良,杨耕.建构·反思·反映:关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再思考[J]天津社会科学,2000(03). 被引量:1
-
4吴乐平.关于我国期刊集团的建设和发展问题[J].中国出版,2002(8):42-44. 被引量:2
-
5李晓文,张立元,时铁国.高校学报可持续发展探究[J].编辑学报,2002,14(4):277-279. 被引量:41
-
6沈志宏,陈华,李锋,张小白.上海高等学校学报办刊现状与管理模式调查分析[J].编辑学报,2002,14(4):285-287. 被引量:18
-
7杜文涛.从某些期刊评价指标看大学学报改革的必由之路[J].编辑学报,2004,16(1):51-51. 被引量:51
二级引证文献10
-
1张光文.高校学报改革目标模式下提升编辑力的探讨[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3,28(1):49-50. 被引量:2
-
2赵茜.普通高等师范院校自然科学版学报的发展定位——兼论《南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办刊之道[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7,18(6):1029-1031. 被引量:1
-
3王定兴,李明喜.武汉城市圈期刊融合的背景分析[J].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5(4):60-64.
-
4赵彦杰.地方综合性院校学报定位问题思考[J].廊坊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8(6):114-116. 被引量:2
-
5曹丽芳.我国高校学报发展模式研究述评[J].广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18(4):88-91. 被引量:1
-
6刘为清.论国际化背景下的高校学报竞争力[J].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6(2):78-80. 被引量:6
-
7韩云鹏.职业教育期刊特色栏目建设探讨——以《职教论坛》“理论经纬”栏目为例[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1(12):59-61.
-
8杜秀杰,赵大良,蒋汀华,孙跃.高校学报与专业期刊网络传播效果的比较[J].编辑学报,2012,24(2):162-164. 被引量:37
-
9刘岭.借助数字化手段提升高校学报个性化服务能力[J].肇庆学院学报,2015,36(3):82-84. 被引量:1
-
10杨荣星.资源重组视阈下中国开放大学学报集团的构建(下)[J].陕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5,17(3):27-30.
-
1肖丽娟.地方电视台本土化生存之道[J].南方电视学刊,2010(2):118-119.
-
2梁喜爱.方言为形 文化为神——浅谈如何提升方言类节目的文化品质[J].视听,2016,0(7):23-24. 被引量:2
-
3杨青.走出少儿期刊同质化竞争的泥淖—兼谈少儿期刊的必读性[J].新闻出版导刊,2002(12):23-24. 被引量:1
-
4张建民.电视改版断想[J].当代电视,2009(2):90-91.
-
5杨樱,张逢.贝塔斯曼的中国泥淖[J].人民文摘,2008,0(11):26-27.
-
6袁源.学术期刊编辑应用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的策略[J].韶关学院学报,2016,37(4):67-71.
-
7黄彦达.Web 2.0再思考[J].经济管理文摘,2009(22):39-46.
-
8Dean Lee.还挣扎在文件泥淖中吗?[J].职场,2013(1):42-42.
-
9任达光.文风怡人简为先[J].军事记者,2013(2):72-72.
-
10李增君,袁晖戍.浅谈如何走出教育期刊低水平办刊的泥淖[J].活力,2009(05X):232-232. 被引量: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