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红楼梦》对话翻译的人物形象传达——以两个英译本中刘姥姥形象为例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人物的对话发生在特定语境之下,通过人物对话言语反映不同人物的性格和形象。译文要传达原文的人物形象,尤其要关注人物的对话翻译。本文基于顺应论的语境因素,将曹雪芹所著《红楼梦》两个译本的对话翻译从物理世界、社交世界、心理世界三个方面展开分析,探究两个译本中原文对话的顺应情况。本文选取两个译本中刘姥姥与他人对话部分的翻译为例,分析两个译本对话翻译对人物形象的传达。
作者
宁颖
机构地区
四川师范大学
出处
《今古文创》
2023年第22期101-103,共3页
关键词
对话翻译
顺应论
《红楼梦》
人物形象
分类号
H315 [语言文字—英语]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36
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135
同被引文献
13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6
1
(清)曹雪芹著..红楼梦[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19.
2
曹群英.
顺应理论对翻译的解释作用[J]
.外语学刊,2007(6):123-125.
被引量:36
3
陈吉荣,都媛.
顺应理论视域下的小说对话翻译研究——以《聊斋志异》中的人物对话英译为例[J]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14,36(6):9-13.
被引量:4
4
纪晓斌,申迎丽.
对话翻译与小说人物形象的再现——兼评《傲慢与偏见》的三个中译本[J]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7,30(5):83-87.
被引量:15
5
王涛.
从《红楼梦》的两个英译本中对话片段看小说翻译中对话美的再现[J]
.中国翻译,1997(4):23-27.
被引量:10
6
杨俊峰.
语境顺应与语用翻译[J]
.外语与外语教学,2005(11):47-50.
被引量:78
二级参考文献
36
1
He Ziran,Yu Guodongp.
Jef Verschueren: Understanding Pragmatics──A Review Article[J]
.现代外语,1999,22(4):428-428.
被引量:566
2
林文琛.
奥斯丁反讽艺术片谈——奥斯丁人物塑造、情节结构的反讽艺术[J]
.外国文学研究,1991,13(4):29-35.
被引量:11
3
戈玲玲.
顺应论对翻译研究的启示——兼论语用翻译标准[J]
.外语学刊,2002(3):7-11.
被引量:176
4
白解红.
语境与意义[J]
.外语与外语教学,2000(4):21-24.
被引量:85
5
韩子满.
翻译学不是梦——兼与张经浩先生商榷[J]
.外语与外语教学,2000(7):50-52.
被引量:5
6
钱冠连.
语用学:统一连贯的理论框架——J.Verschueren《如何理解语用学》述评[J]
.外语教学与研究,2000,32(3):230-232.
被引量:95
7
白文昌.
语言文化差异与翻译交际[J]
.外语学刊,2002(2):85-88.
被引量:27
8
张新红,何自然.
语用翻译:语用学理论在翻译中的应用[J]
.现代外语,2001,24(3):285-293.
被引量:461
9
于国栋.
显性施为句的顺应性解释——理解Verschueren的顺应性研究[J]
.外语学刊,2001(1):87-90.
被引量:7
10
于国栋.
语码转换的语用学研究[J]
.外国语,2000,23(6):22-27.
被引量:272
共引文献
135
1
管李鑫,胡志清.
顺应论视角下《红楼梦》中的绰号翻译比较研究——基于杨宪益和大卫·霍克斯的两个英文译本[J]
.外语教育,2020(1):133-147.
2
唐晓晴,唐铭泽.
权利一词不彰显善和正何以可能[J]
.厦门大学法律评论,2021(1):9-24.
3
彭玉蔷.
典故翻译中文化信息处理的新视角[J]
.黄石理工学院学报(人文社科版),2008,25(3):29-35.
被引量:1
4
孙圣勇.
四位一体的语用翻译观[J]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30(6):151-153.
被引量:1
5
唐爱燕.
从顺应论角度看同声传译的策略——以剑桥大学校长致辞的同声传译为例[J]
.宜宾学院学报,2010,10(5):96-98.
被引量:1
6
胡长月.
语言传播中口译译员的修辞者身份[J]
.东南传播,2007(12):115-116.
被引量:1
7
戚健.
浅析《傲慢与偏见》中的英语语言之美[J]
.作家,2012(22):104-105.
8
李颖.
语言顺应理论对翻译教学的启示[J]
.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5):69-70.
9
王欣燕,李春兰.
从目的论视角看新闻语篇归化为主的翻译策略[J]
.语文学刊(外语教育与教学),2012(11):46-47.
10
彭宣红,戴日新.
顺应论对体验式英语语法教学的启示[J]
.中国教育学刊,2012(S1):33-34.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13
1
何琳,赵新宇.
“卅载辛勤真译匠”:杨宪益与《中国文学》[J]
.文史杂志,2010(4):55-57.
被引量:5
2
王颖冲.
中文小说译介渠道探析[J]
.外语与外语教学,2014(2):79-85.
被引量:16
3
吴贇,蒋梦莹.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翻译规划与国家形象构建[J]
.中国外语,2018,15(6):16-22.
被引量:16
4
林文艺.
跨文化传播视角下英文版《中国文学》女性作家及其作品译介探究--以《人到中年》译介为例[J]
.学术评论,2016(1):107-113.
被引量:3
5
宋健,崔伟男,罗水莲.
从翻译行为到译者行为:戴乃迭女性译者文化身份[J]
.文学教育,2017(16):24-27.
被引量:2
6
王倩.
中国文化外译传播中的译者身份建构[J]
.社会科学战线,2018(9):266-270.
被引量:12
7
胡牧,朱云会.
英文版《中国文学》杂志生产传播机制中的译者群体与人文精神——王明杰先生访谈录[J]
.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20(4):27-31.
被引量:4
8
马焱.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妇女发展道路的特质[J]
.中国妇运,2019(7):23-25.
被引量:2
9
耿强,熊振儒.
机构翻译与中国文学的对外译介——原中国文学出版社英文部主任熊振儒先生访谈录[J]
.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21(5):24-31.
被引量:2
10
刘霞云,杨四平.
当代中国文学海外传播中“中国形象”的自塑、他塑及其他[J]
.当代作家评论,2022(6):186-194.
被引量:3
引证文献
1
1
韩江洪,李静媛.
现代文学名著《人到中年》英译本女性形象重塑研究[J]
.外文研究,2024,12(2):73-81.
1
侯计先.
刘姥姥形象的趣味与意味[J]
.名作欣赏(评论版)(中旬),2022(7):53-55.
2
刘云鸿.
《红楼梦》经典人物刘姥姥形象再认识[J]
.传奇故事,2022(2):89-90.
3
瓦列里·秋帕,刘锟(译).
共识性对话 --论巴赫金对话理论之元语言特质[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0,50(5):142-147.
被引量:16
4
肖萧,张清(指导).
平民之善:卑微有尊,知念感恩--《红楼梦》中刘姥姥形象别解[J]
.语文月刊,2021(2):91-93.
5
张荷.
顺应论视角下庭审法官话语语用身份建构研究[J]
.法制博览(名家讲坛、经典杂文),2022(27):23-25.
6
司磊.
秋风客·清客·侠客——刍议刘姥姥人物形象[J]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22(1):60-63.
7
苏伟,杨蕾,刘伟.
对话共鸣视角下的初中英语对话练习设计研究[J]
.美眉,2022(8):202-204.
8
郑永扣,徐静茹.
内涵与意义:论马克思恩格斯的文学典型观[J]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50(3):117-124.
被引量:2
9
张艳,李卉.
典型人物报道的诠释时机和价值提炼——以盲人大学生黄莺的励志故事报道为例[J]
.新闻前哨,2023(7):54-55.
被引量:1
10
郑佳,丁佳燕.
运用可视化工具落实主题意义探究的阅读教学[J]
.教学月刊(中学版)(外语教学),2023(5):24-29.
今古文创
2023年 第2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