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要素集聚是城市群发展的必然规律,也是促进城际经济互动和资源优化配置的重要途径。本文从经济要素、金融要素、人口要素等维度构建了要素集聚评价体系,运用引力模型和社会网络分析,探究2006—2018年京津冀城市群要素集聚网络的结构特征、演化趋势及形成机制。结果表明:(1)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纵深推进,要素集聚的空间关联特征明显,网络密度持续提升且中心势持续降低,网络结构日益紧密。(2)北京、天津、石家庄、保定、唐山处于网络的中心位置,兼具要素流转平台作用,其他节点要素集聚深度和广度有待提升。(3)京津冀要素集聚由“核心边缘”空间结构演变为“多中心多层级”网络结构,并形成了四个基于功能联系的凝聚子群。(4)邻近性机制和路径依赖机制是要素集聚网络发育的重要动力,其中地理邻近、认知邻近和制度邻近对城市间要素集聚关联强度具有显著的正向效应,路径依赖机制也将推动网络由低水平向高水平演进。
出处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02-111,共10页
Study & Exploration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城市群战略下中心城市人口集聚的时空演变与空间效应研究”(20BRK019)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区域协同发展对人口流动与高效集聚的影响研究”(202210310)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科统筹项目“就业创业与乡村振兴机制体制研究”(XKHJ202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