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结合当前青年大学生共情能力的个体差异,通过从教养方式、家庭环境甚至是遗传因素等多种角度出发去探究青年学生为何会出现这种情况,并且分析极端共情现象的形成原因、能否改变,如果可以改变的话又应该如何改变。同时,全面分析青年大学生共情能力差异的原因,提出相应方法来平衡青年大学生共情能力,以达到一个平衡的健康共情水平。
出处
《现代商贸工业》
2022年第5期78-80,共3页
Modern Business Trade Industry
基金
教育部2020年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家庭教养方式、社会适应性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202014389004)”
四川省教育厅2020年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家庭教养方式、社会适应性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S202014389004)”的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