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从三焦辨治慢性萎缩性胃炎 被引量:5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三焦为行气、水、谷、火的通道,与脾胃联系密切。慢性萎缩性胃炎病机为三焦之四道的失常。气道不利包括气之有余、不足、运动失常3个方面。谷道失常实则饮食积滞于胃,虚则无力运化,精微乏源。水道不畅,实则湿邪留滞于脾胃、肠道,虚则水液不能正常代谢布散,致使产生其他病理产物。火道实者,乘其土位,脾胃过度运化,火道虚者,胃无法腐熟水谷。三焦之四道往往相互影响,其生理病理变化与慢性萎缩性胃炎有密切关系。临证可三焦并治,治以四道同调之法:上焦通利水、谷、气道,用药轻清上浮;中焦重在化谷道积滞,并且注重中焦气机升降的调理;下焦火道,虚实辨治,同时,通利下焦水道、谷道。此外,临证需结合脏腑功能,酌情加入疏肝、健脾、调肺、补肾之品。
出处 《中医药导报》 2021年第11期171-174,共4页 Guiding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d Pharmacy
基金 北京中医药大学2020年度新教师启动项目(No.2020-JYB-XJSJJ-067)。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24

  • 1(清)王清任撰著,石学文点校..医林改错[M].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20.
  • 2(宋)严用和原著,浙江省中医研究所文献组,湖州中医院整理..重订严氏济生方[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0:204.
  • 3安静,彭继升,魏玥,戈学凤,陈泽慧,杨晋翔.胃癌前病变的辨治思路[J].中华中医药杂志,2020,35(11):5626-5629. 被引量:12
  • 4(清)费伯雄著,李铁君点校..医方论[M].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1987:100.
  • 5黄元御..玉楸药解[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7.
  • 6(清)吴瑭著文,棣校注..温病条辨[M].北京:中国书店,1994:290.
  • 7李传芬,刘建材,郑涵尹.论治“三焦咳”[J].中医药导报,2019,25(12):62-65. 被引量:11
  • 8(明)赵献可著..医贯 6卷[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59:96.
  • 9王芳芳,薛栋栋,杨霞.少阳主骨 重在相火[J].光明中医,2020,35(11):1626-1628. 被引量:9
  • 10(金)李杲撰,彭建中点校..脾胃论[M].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32.

二级参考文献69

共引文献241

同被引文献96

引证文献5

二级引证文献12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