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从1996年陈向明聚焦“王小刚为什么不上学了”的“辍学”议题,到2020年我们关注“个别青少年为什么不上学”的“拒学”现象,一字之差,体现的不仅仅是25年的时代变迁,更是时代所牵引的家庭在面对社会结构巨变过程中凸显出的“力不从心”。表面看来,“拒学”(School refusal)是指个别青少年在学龄期“不想去学校上学”的个体状态,是学校出勤问题(School attendance problem)的一种类型[1];但其实,无论是主动拒学还是被动拒学,都是个体与社会之间,经由家庭所演变和呈现的社会现象。
出处
《中华家教》
2021年第4期92-96,共5页
The Family Education Of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