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民俗文化教育主要发生在家庭场域和学校场域。近年来,民俗文化以各种形式进入学校,看起来热热闹闹,实际上收效甚微。究其原因,在于家庭教育自然、弥散,学校教育专业、高效,两者各有优势与局限,承担着不同的任务,理应各司其职,相互配合,实际上却是各行其是、单兵作战,破坏了民俗文化的完整性。当前,民俗文化教育要想取得突破性进展,需要合作双方在理解中达成统一认识,在对话中形成一体设计,在交往中创新合作方式。
作者
侯梦娇
孙宽宁
Hou Mengjiao;Sun Kuanning
出处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21年第2期27-32,共6页
Journal of Inner Mongolia Normal University:Educational Science Edition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新型城镇化进程中传统民俗文化的教育传承研究”(14BSH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