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天然虾青素的应用和制备
被引量:
1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天然虾青素具有很强的抗氧化功能,在三文鱼的养殖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存在有很大的商业和经济价值。作者综述了虾青素的应用、天然来源、生物合成机理和提取制备。
作者
金龙飞
机构地区
华中师范大学化学系
出处
《山西食品工业》
2002年第3期9-12,共4页
关键词
虾青素
应用
生物合成
提取
抗氧化
类胡萝卜素
食品添加剂
分类号
TS202.3 [轻工技术与工程—食品科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16
引证文献
11
二级引证文献
95
参考文献
2
1
王业勤,李勤生编著..天然类胡萝卜素 研究进展、生产、应用[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7:314.
2
陈峰,姜悦主编..微藻生物技术[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9:348.
同被引文献
116
1
施安辉,贾朋辉,张治国,周波.
酵母菌发酵虾青素研究的进展[J]
.中国酿造,2004,23(8):1-3.
被引量:7
2
周湘池,刘必谦,娄永江,徐君义,林荣业,申任志,肖荣玉.
虾青素的CO_2超临界流体萃取[J]
.水利渔业,2004,24(5):21-23.
被引量:12
3
宿树兰,吴启南,欧阳臻,吴德康,陈钧.
超临界CO_2萃取测定姜黄中姜黄素的实验研究[J]
.中国中药杂志,2004,29(9):857-860.
被引量:32
4
朱元贵,陈晓春,陈志哲,曾育琦,赵朝辉,彭旭.
姜黄素对皮层神经元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J]
.中国药理学通报,2004,20(10):1153-1157.
被引量:20
5
王伟华,于国萍,张立冬.
番茄红素微波萃取工艺条件的研究[J]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2004,35(5):564-567.
被引量:18
6
洪海龙,贺文智,索全伶.
红辣椒中辣椒红色素的提取工艺研究[J]
.中国食品添加剂,2004,15(6):19-21.
被引量:18
7
张春兰,冯作山.
微波法萃取枸杞色素的研究[J]
.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14(4):10-11.
被引量:15
8
陈栓虎,王翠玲,董发昕,石梅.
柿子红色素的提取及稳定性研究[J]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34(6):677-679.
被引量:37
9
乐一鸣.
国内外天然着色剂现状和发展趋势(下)[J]
.上海化工,2005,30(2):25-27.
被引量:17
10
欧阳琴,陈兴才,黄亚治.
雨生红球藻提取虾青素不同机械破壁方法的研究[J]
.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33(1):111-115.
被引量:23
引证文献
11
1
彭小兰.
虾青素的生理功能及其生产与应用研究[J]
.当代畜牧,2005,34(11):50-52.
被引量:13
2
张先华,金青,缪锦来,王霄.
虾青素制备新方法研究[J]
.化工生产与技术,2005,12(6):14-15.
3
黄俊娴,梁荣选,杨建男.
天然色素的提取方法和应用[J]
.广东化工,2006,33(6):63-66.
被引量:14
4
陈晓飞,严小军.
红球藻虾青素含量测定方法的探讨[J]
.宁波大学学报(理工版),2007,20(4):441-445.
被引量:19
5
郭文晶,张守勤,张格.
超高压提取雨生红球藻中虾青素的工艺优化[J]
.农业机械学报,2008,39(5):201-203.
被引量:18
6
万庆家,饶高雄,史晓晨,鸭乔,龙祥.
超高压一步法萃取雨生红球藻孢子中虾青素工艺研究[J]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12(11):24-25.
被引量:5
7
鸭乔,万庆家,王朝军,史晓晨,饶高雄.
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雨生红球藻粉中微囊藻毒素含量[J]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30(6):62-67.
被引量:2
8
张晓燕,刘楠,周德庆.
天然虾青素来源及分离的研究进展[J]
.食品与机械,2012,28(1):264-267.
被引量:23
9
袁超,文铭昕,韩苗苗,陈丽,刘凤伟,韩慧芳,吴攀.
虾青素生产及应用研究进展[J]
.粮食与油脂,2014,27(9):14-16.
被引量:6
10
张晓莉,李玲.
胎死宫内的临床分析[J]
.甘肃科技纵横,2002,31(6):63-63.
二级引证文献
95
1
陈小全,仇玉芹,黄田,邵辉莹,翟虎,周秀艳,毕玉水.
超声波作用下提取黑芝麻色素及稳定性试验[J]
.中国食品添加剂,2009,20(6):114-117.
被引量:4
2
钟秋,谢建春,孙宝国.
天然食用色素的来源、制备及应用[J]
.食品研究与开发,2008,29(2):174-177.
被引量:19
3
许庆陵,赖建平,战宇,李荣华,周勇强.
综合设计性实验教学内容及方法的研究与实践—番茄红素的提取及性质研究[J]
.广东化工,2009,36(2):78-80.
被引量:2
4
崔惟东,冷向军,李小勤,李向南,徐捷.
虾青素和角黄素对虹鳟肌肉着色和肝脏总抗氧化能力的影响[J]
.水产学报,2009,33(6):987-995.
被引量:31
5
陈合,李世玉,舒国伟,王利红,余建军.
微波辅助提取黄姜色素的研究[J]
.食品工业科技,2010,31(3):285-286.
被引量:7
6
杨磊,卫蔚,刘婷婷,马春慧,刘芳,王富济,祖元刚.
连续中压硅胶柱层析纯化法夫酵母虾青素[J]
.化工进展,2010,29(6):1125-1128.
被引量:7
7
王丽丽,李惠咏,龚一富.
花生四烯酸对雨生红球藻细胞生长和虾青素含量的影响[J]
.水产科学,2010,29(3):142-146.
被引量:11
8
孙伟红,肖荣辉,冷凯良,邢丽红,苗均魁,许洋,王泽文.
雨生红球藻中虾青素的C_(30)-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J]
.分析测试学报,2010,29(8):841-845.
被引量:13
9
唐孝明,张淑云,刘文福.
石榴色素提取工艺的研究[J]
.西安工程大学学报,2010,24(3):276-278.
被引量:4
10
万庆家,饶高雄,史晓晨,鸭乔,龙祥.
超高压一步法萃取雨生红球藻孢子中虾青素工艺研究[J]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12(11):24-25.
被引量:5
1
闫慧云,王桂林,闫唯,郝丽琴,赵二劳.
天然虾青素生物活性研究进展[J]
.山东化工,2017,46(8):64-65.
被引量:9
2
付力丹,刘頔,赵晓燕,毕玉平,王兴军.
虾青素微胶囊化及其稳定性的研究进展[J]
.食品研究与开发,2016,37(23):197-201.
被引量:4
3
张碧娜,吕飞,丁玉庭.
天然虾青素提取及其稳定性研究进展[J]
.河南农业科学,2011,40(7):17-20.
被引量:10
4
宋刚,曹劲松,彭志英.
功能性低聚糖——低聚乳果糖[J]
.食品与发酵工业,2001,27(10):62-66.
被引量:11
5
王茵,刘淑集,苏永昌,胡婷婷,吴成业.
天然虾青素的抗疲劳及抗氧化作用研究[J]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37(9):42-48.
被引量:21
6
武一琛,杨慧茹,方园,任秀莲.
天然虾青素提取及分离纯化研究进展[J]
.食品研究与开发,2014,35(12):117-120.
被引量:7
7
王茵,胡婷婷,吴成业.
虾壳中虾青素提取工艺条件的确定及优化[J]
.福建农业学报,2013,28(10):1045-1049.
被引量:11
8
黎丽,窦光鹏,霍文严,魏巍.
高产虾青素红法夫酵母的选育和工艺优化[J]
.中国食品添加剂,2014,25(9):140-146.
被引量:4
9
杜云建,陈卿.
稀碱法提取虾壳中虾青素的工艺条件研究[J]
.食品与机械,2010,26(4):112-114.
被引量:23
10
虾青素-具有抗炎功效的类胡萝卜素[J]
.中国食品添加剂,2007,18(G00):418-418.
山西食品工业
2002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