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隐性德育课程的构成初探
被引量:
1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隐性课程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对于德育课程体系的构建和德育课程改革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在完整的德育课程体系中,隐性德育课程是其重要构成部分。非正规的、隐性的德育课程的构成可以分为六类,即认识性德育课程的隐性德育因素、非德育认识性课程的隐性德育因素、活动性德育课程的隐性德育因素、非德育活动的隐性德育因素、体制的隐性德育因素和气氛的隐性德育因素。文章对此作了分析、探讨。
作者
叶明非
金明亮
机构地区
浙江大学教育系
浙江省松阳县玉岩中学
出处
《教育探索》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0期78-80,共3页
Education Exploration
关键词
隐性课程
德育因素
课程体系
道德发展
分类号
G41 [文化科学—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98
同被引文献
37
引证文献
12
二级引证文献
36
参考文献
6
1
黄向阳著..德育原理[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282.
2
陈桂生著..“教育学视界”辨析[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472.
3
唐晓杰.
西方“隐蔽课程”研究的探析[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88,6(2):43-55.
被引量:41
4
季诚钧.
试论隐性德育课程[J]
.课程.教材.教法,1997,17(2):9-13.
被引量:62
5
魏贤超著..现代德育原理[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1993:252.
6
檀传宝著..学校道德教育原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253.
共引文献
98
1
刘煜伦.
学校体育隐性课程的功能及表现形式的探究[J]
.体育世界,2019(9):13-14.
被引量:2
2
肖迎春.
试析隐蔽课程[J]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2(6):124-125.
被引量:1
3
沈贵鹏.
刍议心理——道德教育课程[J]
.现代教育论丛,2001(1):17-20.
被引量:3
4
杨炳华.
关于阈下知觉的探讨及其应用[J]
.消费导刊,2010(6):243-243.
被引量:1
5
骆晓会,郑建文.
社会转型时期学校德育工作思路初探[J]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15(2):33-35.
被引量:2
6
任建胜,王宁,马建军.
特色教育的育人模式——“立交桥”育人模式[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27(4):12-17.
7
章波,夏俊,刘勤,张翮.
医学院校人文教育隐性课程的缺失与建构[J]
.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3(11):207-208.
被引量:3
8
袁学飞.
思想政治教师要善于利用校园隐性课程[J]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04(7):9-10.
被引量:1
9
张宏喜.
论潜在课程的设计[J]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3(4):104-108.
被引量:4
10
姚蕾.
体育隐蔽课程价值的研究[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1,24(2):228-230.
被引量:48
同被引文献
37
1
姬上兵.
关于体育教学中隐性课程内容的研究[J]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01,20(5):74-76.
被引量:8
2
叶飞.
学校空间的“准公共领域”属性及其公民教育意蕴[J]
.教育科学,2013,29(2):11-16.
被引量:19
3
青少年道德判断发展及其与家庭亲密度的关系[J]
.心理发展与教育,1997,13(4):47-51.
被引量:10
4
陈旭远.
试论潜在课程的概念和结构[J]
.教育理论与实践,1994,14(1):38-41.
被引量:24
5
季诚钧.
试论隐性德育课程[J]
.课程.教材.教法,1997,17(2):9-13.
被引量:62
6
魏贤超.
整体大德育课程体系初探[J]
.教育研究,1995,16(10):48-54.
被引量:14
7
付淼,黄莹莹.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隐性资源的开发与利用[J]
.高等农业教育,2004(8):30-32.
被引量:12
8
姚蕾.
体育隐蔽课程价值的研究[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1,24(2):228-230.
被引量:48
9
谭伟平.
论隐性课程与大学精神[J]
.现代大学教育,2004,20(6):58-63.
被引量:44
10
黄立营.
论隐性德育课程与高校德育课程体系构建[J]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77-80.
被引量:21
引证文献
12
1
齐佩芳,韦世艺.
论高校德育隐性课程开发[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41(4):122-125.
被引量:9
2
俞姝,朱秋颖.
试论隐性课程在高校德育中的作用[J]
.浙江水利水电专科学校学报,2007,19(1):80-82.
被引量:6
3
姚书志,刘瑞.
隐性德育课程在实践中的新突破[J]
.思想教育研究,2009(1):86-87.
被引量:8
4
康金峰.
在素质教育中对体育隐性课程的体会[J]
.科技信息,2009(35):128-128.
5
孙丽娟,赵晴.
我国隐性德育课程研究现状评析[J]
.甘肃科技,2010,26(10):170-172.
被引量:1
6
许立新,陈芳.
隐性德育的作用机理及表现形态[J]
.甘肃高师学报,2010,15(4):85-87.
被引量:3
7
程妍.
职业院校隐性德育在学科教学中的渗透[J]
.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11,23(6):52-53.
8
卞月芳.
略谈高职院校大学英语教学中的隐性课程开发[J]
.琼州学院学报,2012,19(6):104-105.
被引量:5
9
王天娇.
中小学隐性德育课程在学科教学中的渗透[J]
.林区教学,2013(9):31-32.
10
卞月芳.
基于课程改革视阈的高校英语隐性课程开发[J]
.大学教育,2013(19):87-88.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36
1
唐依铭,张宜.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英语中隐性课程的开发[J]
.计算机产品与流通,2020,9(6):269-270.
2
刘哲求,李本大.
高职院校思政课中隐性教育现状及对策分析[J]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0,0(3):128-129.
被引量:2
3
郭王梅.
隐性课程管理视域下校园文化建设的有效路径[J]
.科教导刊,2023(6):32-34.
被引量:1
4
岑礼霞.
浅析隐性课程资源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开发与利用[J]
.综合实践活动研究,2019,0(7):14-16.
5
吴珍.
隐性课程视阈下的辅导员工作探析[J]
.吕梁教育学院学报,2013,30(3):20-22.
6
谢登斌.
美国课程规划的社会张力[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42(1):95-99.
被引量:11
7
文萍,李红.
青年学生人生价值评价结构及量表编制[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42(3):95-98.
被引量:3
8
何绍红.
浅论当代大学生竞争道德的培养[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43(1):121-124.
被引量:1
9
王传中,刘春江,翁亮子.
试论高校优质隐性课程建设[J]
.中国大学教学,2007(5):49-51.
被引量:27
10
夏毅榕.
论全球化冲击下的高校德育课程理念更新[J]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7,26(5):25-28.
被引量:2
1
朱小蔓.
关键要有学生的主体参与[J]
.今日教育,2010(1):58-58.
2
杨正安.
数学课堂中的素质教育初探[J]
.读写算(教师版)(素质教育论坛),2016,0(35):227-227.
3
张前.
性教育,慢慢来[J]
.女性天地,2010(1):54-54.
4
胡居进.
教育家应是掌握教育智慧的教育者[J]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小教研究),2015,0(Z5):95-96.
5
张晓红.
新课程背景下化学教学中的德育教育[J]
.青年与社会(中外教育研究),2011(8):163-163.
6
王工斌.
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全局出发促进性健康教育[J]
.中国教师,2011(21):37-39.
7
阿珍.
性教育不能一蹴而就[J]
.青少年与法,2013(3):36-36.
8
艾素.
外国孩子的趣味性教育[J]
.幼儿教育导读(上半月),2010(10):36-36.
9
詹万生.
二十一世纪中国德育的大趋势:德育课程体系之建构[J]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2(3):109-116.
被引量:1
10
杨晓华.
新形势下职业学校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若干思考[J]
.江苏科技信息(科技创业),2012(12):3-4.
教育探索
2002年 第10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