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林黛玉形象的悲剧意蕴——“小心眼”中的真情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林黛玉是曹雪芹精心塑造的一个悲剧性人物,林黛玉的人生悲剧原因体现在很多方面,包括她的生理、身世、性格、封建礼教和封建思想的压抑等。一些读者对黛玉性情的评语大多是"小心眼"、"刻薄"等,认为林黛玉待人刻薄、对待事情想不开是导致她个人悲剧的重要原因。文章立足于文学文本,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从主客观两个方面阐述林黛玉形象的悲剧意蕴——"小心眼"中的真情感,旨在提升人们对林黛玉形象的正确认识。
作者
王炳茗
机构地区
山西晋中职业技术学院
出处
《戏剧之家》
2018年第6期198-199,共2页
Home Drama
关键词
林黛玉
《红楼梦》
悲剧
“小心眼”
真感情
分类号
I242 [文学—中国文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5
参考文献
8
共引文献
14
同被引文献
2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8
1
辛若水.
从林黛玉、葬花吟的魅力到精神自杀[J]
.红楼梦学刊,2002(4):134-146.
被引量:12
2
尹携携.
论林黛玉唯情主义性格悲剧[J]
.湖湘论坛,2006,19(2):62-64.
被引量:4
3
周宏.
浅谈林黛玉艺术形象的悲剧美[J]
.艺术教育,2008(12):24-25.
被引量:1
4
吴启佳.
质本洁来还洁去——林黛玉之“凄美”形象艺术探析[J]
.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12(4):52-56.
被引量:1
5
刘惠东.
林黛玉人物形象新论[J]
.西部皮革,2016(4):257-258.
被引量:2
6
石坚.
《红楼梦》中黛玉唯情主义的悲剧命运解读[J]
.文学教育,2010(13):102-103.
被引量:2
7
乌荣其其格.
林黛玉悲剧命运解读[J]
.黑龙江史志,2014(9).
被引量:1
8
张岳林.
感性的厚重与灵性的升华——从“五行”文化看猪八戒到林黛玉的文化赋形[J]
.皖西学院学报,2013,29(1):67-70.
被引量:1
二级参考文献
15
1
张博.
浅谈黛玉——唯美爱情悲剧[J]
.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4):128-128.
被引量:1
2
薛秋江.
林黛玉一个悲剧时代的叛逆者[J]
.理论界,2004(6):242-243.
被引量:1
3
孙虹.
草木有本心——林黛玉名士型文化人格解读[J]
.红楼梦学刊,2000(2):103-116.
被引量:2
4
曹小晶.
素心无奈天上月——《红楼梦》林黛玉形象的再分析[J]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6(2):75-78.
被引量:8
5
朱光潜.《悲剧心理学》,北京: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3.
被引量:1
6
王蒙.《红楼梦启示录》,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第91页.
被引量:1
7
淮茗.西天路上的凡夫俗子[J].名作欣赏,2001,(6):22-24.
被引量:1
8
李劫.历史文化的全息图像[M].上海:东方出版中一心,1995.
被引量:1
9
周伦玲整理,周汝昌.红楼夺目红[M]作家出版社,2003.
被引量:1
10
张隆溪译,朱光潜.悲剧心理学[M]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
被引量:1
共引文献
14
1
钟云星.
花间血泪 象外诗魂——从《葬花吟》的物我同一透视曹雪芹的主体意识[J]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9(6):10-16.
被引量:2
2
崔鹏云.
浅析《红楼梦》中诗化手法对塑造黛玉形象的作用[J]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2(3):138-140.
被引量:2
3
薛寒冬.
林黛玉形象中的喜剧色彩[J]
.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12):1-3.
4
薛寒冬.
绿玉红香共言春——论钗、黛所代表的不同文人精神[J]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1(2):66-69.
被引量:1
5
黄宁夏,杨萍.
从《葬花吟》翻译透析林语堂的翻译风格[J]
.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10,18(4):97-100.
被引量:7
6
寇春华.
2001—2010年林黛玉研究述评[J]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30(5):21-28.
被引量:1
7
李展.
《葬花吟》的诗学承传与叙事映衬[J]
.武汉纺织大学学报,2013,26(2):45-48.
8
王慧萍.
林黛玉与张爱玲苍凉悲观心态比较[J]
.襄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14(5):63-65.
9
张晓欢,张绍杰.
林黛玉人物形象分析[J]
.科教导刊(电子版),2018,0(15):144-144.
10
薛东岳.
叙事维度与生命焦虑——论《红楼梦》的时间意识[J]
.文化学刊,2018(10):35-39.
同被引文献
2
1
孙虹.
论林黛玉的客居意识与悲情解脱[J]
.红楼梦学刊,2007(4):186-198.
被引量:9
2
徐乐吟,陆德海.
《五美吟》与林黛玉的心灵世界[J]
.红楼梦学刊,2016(3):74-91.
被引量:4
引证文献
1
1
王鹏棋.
林黛玉的凄美形象解析[J]
.青年文学家,2019(5):118-118.
1
隋玉梅.
浅析《红楼梦》中的林黛玉形象[J]
.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7(35):321-322.
2
韦懿珍.
林黛玉形象初探[J]
.语数外学习(高中版)(中),2017,0(4):33-34.
3
周蕙.
论曹雪芹对以林黛玉为中心的人物群体的塑造[J]
.合肥师范学院学报,1988,16(1):13-17.
4
吕姝婧,高莹.
浅析苔丝悲剧命运的成因[J]
.青年文学家,2017,0(10Z):135-135.
5
冠一豸.
他依旧是我最怀念的少年[J]
.青春期健康,2018,0(9):31-33.
6
李春杰.
缺一张报纸[J]
.青年博览,2018,0(10):37-37.
7
宣之强,李文慧.
地球妈妈的前世今生[J]
.地球,2018,0(4):14-16.
8
沈新林.
试论林黛玉形象的病态美[J]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6,0(2):43-48.
被引量:1
9
张丽.
横看成岭侧成峰-再析焦刘爱情悲剧原因[J]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8,0(11):278-278.
10
王添阳.
罪恶中绽放的人性之花[J]
.神州,2018,0(11):31-31.
戏剧之家
2018年 第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