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历史文化名人信仰系列之四十七:范子美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他是举人,他的思想,经历了从传统旧学到新学,再到基督教,再到肯定中国传统文化、重估中国文化价值的过程。他也是基督徒,主编《青年进步》,著有《我的新耶稣观》(1929)、《青年国学的需要》(1933)等著作。他就是范子美(1866-1939)。范子美,又名范祎,号葩诲。1866年生于苏州,5岁随父迁居上海。13岁参加科考童试,即获得秀才资格。
作者
包兆会
机构地区
南京大学文学院
出处
《天风》
2017年第11期54-55,共2页
关键词
文化名人
中国传统文化
信仰
历史
文化价值
基督教
基督徒
青年
分类号
B978 [哲学宗教—宗教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8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8
1
乔洋敏.
20世纪二三十年代范子美论基督教与中国文化之会通[J]
.基督宗教研究,2022(2):502-522.
被引量:1
2
陈平原.
思想史视野中的文学──《新青年》研究(上)[J]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2(3):1-31.
被引量:45
3
魏建,毕绪龙.
《新青年》与“新青年”[J]
.文学评论,2007(4):126-131.
被引量:10
4
张敏.
从新文学的范本到新国学的建构——论歌谣运动的转折轨迹(1918-1926)[J]
.社会科学家,2017,32(11):139-144.
被引量:2
5
夏蓉.
范皕诲及其《青年的国学需要》[J]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8,39(3):10-13.
被引量:2
6
何晓霖,王启才.
论范皕诲《吕氏春秋书后》的贡献[J]
.平顶山学院学报,2022,37(6):53-58.
被引量:1
7
黄霖.
中国文学批评史的发轫之作--范祎的《中国的文学批评家》[J]
.古典文学知识,2022(4):59-63.
被引量:2
8
高石.
从传统诗文批评到中国文学批评史话语构建的尝试--以《中国的文学批评家》为中心[J]
.中国文学研究,2023(4):116-124.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1
1
董韫玮.
论范子美的汉语文学观及其实践——关于中国新文学发生发展的“和声”现象的个案考察[J]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24(8):229-241.
1
铁肩担道义 翰墨铸华章——“首届齐鲁画派作品大展·‘三个一百’美术创作工程·百位山东历史文化名人创作汇报展”[J]
.山东艺术,2016,0(4):68-73.
2
首届全国中小学教师读写比赛[J]
.现代中小学教育,2017,33(10).
3
李爱云.
历史文化名人资源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新路径——兼论历史文化名人清唱剧创作的社会意义及实践价值[J]
.学周刊,2017(34):177-178.
4
陈家富.
泉州历史名人[J]
.海峡影艺,2014,0(1):10-11.
5
田茂胜.
《中国古代人事制度》复习辅导(3)[J]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1989,6(3):36-37.
6
陈邦炎.
诗界革命质疑[J]
.中国韵文学刊,1987,0(1):146-150.
被引量:2
7
孙寿涛,周德丰.
郭沫若早期文史研究中的唯物史观新探[J]
.理论与现代化,2017,0(4):114-120.
被引量:2
8
朱家英.
新旧文学的易地交锋:“国故毒”论战平议[J]
.求索,2017(9):151-158.
被引量:2
9
王湜华.
冒鹤亭先生及其《南戏琐谈》[J]
.戏曲艺术,1986,7(1):80-81.
10
张乐.
吴经熊、蒋介石与近代中国的《圣经》翻译——以《圣咏译义初稿》为例[J]
.北京社会科学,2017(10):37-45.
被引量:2
天风
2017年 第1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