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一种考虑非对称应力加载的损伤模型研究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文章通过SS304钢在应力控制下的低周疲劳实验,基于现有的疲劳损伤模型与棘轮效应特点,引入纯疲劳加载下的应变寿命曲线,建立了一种棘轮-疲劳交互作用下的损伤演化模型,模型形式简单,变量易测,十分便于实际工程中使用,相比较于其他模型描述损伤演化更加准确。
作者
孙轶君
刘宇杰
机构地区
西南交通大学力学与工程学院
出处
《四川建筑》
2017年第3期135-137,共3页
Sichuan Architecture
关键词
棘轮-疲劳
棘轮效应
应变寿命曲线
损伤演化
分类号
TU317.9 [建筑科学—结构工程]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63
参考文献
9
共引文献
125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9
1
李红孝..延性金属弹塑性损伤模型研究与应用[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4:
2
程光旭,楼志文,匡震邦.
一种基于材料延性耗散模型的疲劳损伤研究方法[J]
.力学学报,1993,25(4):496-499.
被引量:13
3
吴健栋,蔡志鹏,汤之南,李克俭,王梁,潘际銮,霍鑫,许晓进.
低周疲劳过程损伤变量的复合分析法和三阶段损伤演化模型[J]
.机械工程学报,2015,51(10):86-95.
被引量:6
4
谢和平,鞠杨,董毓利.
经典损伤定义中的“弹性模量法”探讨[J]
.力学与实践,1997,19(2):1-5.
被引量:71
5
刘宇杰..金属材料的棘轮行为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4:
6
叶笃毅,王德俊,童小燕,姚磊江.
一种基于材料韧性耗散分析的疲劳损伤定量新方法[J]
.实验力学,1999,14(1):80-88.
被引量:26
7
陈志平,蒋家羚,陈凌.
1.25Cr0.5Mo钢疲劳-蠕变交互作用的损伤研究[J]
.金属学报,2007,43(6):637-642.
被引量:11
8
陈凌,张贤明,欧阳平.
一种疲劳-蠕变交互作用寿命预测模型及试验验证[J]
.中国机械工程,2015,26(10):1356-1361.
被引量:6
9
刘宇杰..金属材料多轴棘轮-疲劳交互作用的实验与理论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8:
二级参考文献
63
1
陈凌,蒋家羚.
一种新的低周疲劳损伤模型及实验验证[J]
.金属学报,2005,41(2):157-160.
被引量:11
2
熊先仁.
高温蒸汽管道在高温蠕变与低周疲劳交互作用下的损伤演化和寿命估算方法[J]
.江西科学,2005,23(1):9-13.
被引量:9
3
程光旭,楼志文,匡震邦.
一种基于材料延性耗散模型的疲劳损伤研究方法[J]
.力学学报,1993,25(4):496-499.
被引量:13
4
王卫国,郑雯.
12Cr1MoV钢低周疲劳损伤研究[J]
.材料科学与工艺,2005,13(2):193-195.
被引量:13
5
杨铁成,陈凌,范志超,陈学东,蒋家羚.
1.25Cr0.5Mo钢高温疲劳蠕变交互作用的寿命预测[J]
.压力容器,2005,22(9):8-12.
被引量:12
6
范志超,蒋家羚,陈学东.
16MnR钢疲劳循环与蠕变交互作用损伤力学模型[J]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2006,40(2):317-321.
被引量:11
7
范志超,陈学东,陈凌,蒋家羚.
基于延性耗竭理论的疲劳蠕变寿命预测方法[J]
.金属学报,2006,42(4):415-420.
被引量:22
8
陈学东,范志超,陈凌,蒋家羚,杨铁成.
三种疲劳蠕变交互作用寿命预测模型的比较及其应用[J]
.机械工程学报,2007,43(1):62-68.
被引量:21
9
陈志平,蒋家羚,陈凌.
1.25Cr0.5Mo钢疲劳-蠕变交互作用的损伤研究[J]
.金属学报,2007,43(6):637-642.
被引量:11
10
GB/T15248-2008,金属材料轴向等幅低循环疲劳试验方法[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8.
被引量:5
共引文献
125
1
雷明锋,赵晨阳,曾灿,贾朝军,徐间锋,黄娟.
基于损伤释放能的岩石损伤计算方法[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22,41(S02):3210-3218.
被引量:2
2
宋义敏,苑德顺,凌小康,张苑玉,邓文良.
岩石力学参数损伤演化的DSCM-FEM方法研究[J]
.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23,19(S02):549-557.
被引量:1
3
胡明敏,魏平.
材料损伤的全场测试及寿命预测研究[J]
.材料工程,2003,31(z1):268-270.
4
王余富.
疲劳荷载权函数下混凝土疲劳累积损伤值的研究[J]
.固体力学学报,2010,31(S1):191-199.
5
席道瑛,薛彦伟,宛新林.
循环载荷下饱和砂岩的疲劳损伤[J]
.物探化探计算技术,2004,26(3):193-198.
被引量:13
6
程光旭.
压力容器低周疲劳寿命的损伤力学理论研究[J]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1994,28(8):59-64.
被引量:15
7
郑健龙,吕松涛,田小革.
基于损伤力学的沥青混合料疲劳寿命预估[J]
.中外公路,2005,25(3):94-98.
被引量:6
8
李荣,邱洪兴,淳庆.
疲劳累积损伤规律研究综述[J]
.金陵科技学院学报,2005,21(3):17-21.
被引量:14
9
方义庆,胡明敏,罗艳利.
基于全域损伤测试建立的连续疲劳损伤模型[J]
.机械强度,2006,28(4):582-586.
被引量:14
10
谢和平,鞠杨,董毓利.
经典损伤定义中的“弹性模量法”探讨[J]
.力学与实践,1997,19(2):1-5.
被引量:71
1
孙千,王大勇,韦南,白玉杰.
浅谈混凝土的施工温度与裂缝[J]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0(6):149-150.
被引量:10
2
陈浩,陈波,蒋恩贵,曾小铌,刘国强.
考虑垫层与横梁缝隙的模数式伸缩缝疲劳分析[J]
.江西建材,2017(21):163-164.
被引量:1
3
周建,龚晓南.
循环荷载作用下饱和软粘土应变软化研究[J]
.土木工程学报,2000,33(5):75-78.
被引量:117
4
刘雪梅,谢剑,于敬海.
钢筋混凝土现浇楼板收缩裂缝分析与控制[J]
.河北建筑科技学院学报,2005,22(1):39-42.
5
孟宪红,柳春图.
A633D斗杆的疲劳裂纹形成寿命[J]
.应用力学学报,2001,18(2):128-133.
被引量:4
6
张静,王哲.
循环荷载三面本构模型及与实验结果比较[J]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17,49(6):183-188.
被引量:1
7
詹云霞,王建华.
南海饱和软土单剪强度试验研究[J]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2016(5):109-114.
被引量:1
8
刘宇杰,康国政,高庆,丁俊.
调质42CrMo钢的棘轮-疲劳交互作用及其耦合损伤粘塑性本构模型[J]
.固体力学学报,2009,30(2):109-115.
被引量:4
9
岳慧.
提取再创新传统民居文化在现代茶舍设计中的应用[J]
.福建茶叶,2017,39(7):75-76.
被引量:1
10
汪泓,杨天鸿,刘洪磊,赵永川,邓文学,侯宪港.
循环荷载下干燥与饱和砂岩力学特性及能量演化[J]
.岩土力学,2017,38(6):1600-1608.
被引量:37
四川建筑
2017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