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依循“猜想” 探究演绎——“猜想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被引量:2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猜想”指的是对现象或规律做出假定性推断和预测的思考,属于个体认知思考的表现形式之一。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时常会依据个体的经验和直觉来推测数量关系中可能存在的规律、解决问题时采用的模型以及探究活动后可能得到的结论等,以此给出一些推测、假定的说法,上述蕴含预见性、推测性的思考统称为儿童化的“猜想”。“猜想教学法”是一种常用的教学方法。其不仅要求学生从思维操作层面提出“猜想”,更要求他们能从实际应用层面对猜想进行分析、尝试验证。以此达成完整经历“提出猜想一分析猜想一验证反思”的基本认知探究过程,从而寻找学生的学习起点,得出科学的认知推论,籍此激发个体的创新思考和探究潜能。
作者 冯怀勇
出处 《中小学数学(小学版)》 2017年第3期13-15,共3页
  • 相关文献

同被引文献3

引证文献2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