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热入血室一证始见于《伤寒论》,《金匮要略》将此证收列于妇人杂病篇,立两法治疗,即小柴胡汤和刺期门,并说"随其实而泻之"。众温病家在张仲景的基础上有所发挥,丰富了热入血室的内容,补充了张仲景之所未备。笔者就"热入血室"从《金匮要略》和温病学论治角度进行对比,认为《金匮要略》、《伤寒论》与温病学对于热入血室的治法,是出于对病情不同阶段的考虑,因此所采取的方针策略有异,但从整个病路历程来看,其实是一脉相承。
出处
《四川中医》
2017年第2期24-25,共2页
Journal of Sichua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