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分析孕妇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模式与新生儿宫内感染的关系,为其临床防治工作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113例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孕产妇的临床资料,所有孕产妇均于分娩前抽取肘静脉血,新生儿取脐带血和出生后1个月静脉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检测血清学标志物HBV-M,采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HBV-DNA水平。结果本组病例共发现11种HBV-M组合类型,前4位最常见的分别是小三阳、HBs Ag与抗-HBc双阳性、大三阳及HBs Ag与HBe Ag双阳性,比例分别为37.2%、18.6%、17.7%、15.0%。宫内感染发生率为27.4%,感染率由高到低依次为大三阳(60.0%)、小三阳(26.2%)、HBs Ag与抗-HBc双阳性(23.8%)及HBs Ag与HBe Ag双阳性(17.6%);大三阳的感染率明显高于其他各组(均<0.05)。本组病例HBV-DNA阳性率为50.4%,宫内感染率随着HBV-DNA载量的升高而升高,组与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大三阳宫内感染发生率较高,应做重点预防,小三阳及HBe Ag阳性孕妇也存在一定程度的感染风险,可依据HBV-DNA载量作适当预防。
出处
《现代实用医学》
2016年第10期1369-1370,1384,共3页
Modern Practical Medic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