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在赣粤闽毗邻的客家乡村,保存有大量的祠堂。客家祠堂蕴藏了丰富的民间艺术资源,是一宗散落在乡村的宝贵文化遗产。客家祠堂承载了客家人的历史记忆及公共伦理,生态地呈现了客家村民的公共生活。客家村民公共生活严格的空间性和时间性,使得客家祠堂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意义上的文化空间。功能制约,以及捐资人、祠产的丰厚程度等都影响了宗祠装饰的形式内容和审美趣味。
出处
《江西理工大学学报》
CAS
2016年第6期76-78,共3页
Journal of Jiangx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基金
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编号:10YS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