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北方文物》
2000年第4期89-94,共6页
Northern Cultural Relics
同被引文献46
-
1杜玉彩.商业店面设计中的“体宜”设计[J].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9(6):68-70. 被引量:2
-
2林岩,黄燕生.中国店铺幌子研究[J].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1995(2):72-88. 被引量:6
-
3韩耀旗.血统的困惑——萧红与她的父亲张廷举[J].作家,1995,0(9):13-14. 被引量:1
-
4王科.“寂寞”论:不该再继续的“经典”误读——以萧红《呼兰河传》为个案[J].文学评论,2004(4):131-136. 被引量:17
-
5杨红升.自传体记忆研究的若干新进展[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40(6):1001-1010. 被引量:15
-
6肖福元.闲话哈尔滨饭店招幌[J].黑龙江史志,2000(1):45-45. 被引量:2
-
7杨海军.论中国古代的幌子广告[J].史学月刊,2002(9):87-92. 被引量:11
-
8艾晓明.戏剧性讽刺──论萧红小说文体的独特素质[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2(3):45-64. 被引量:29
-
9金鑫.批判与眷恋 萧红笔下的人与自然[J].鲁迅研究月刊,2005(4):75-79. 被引量:4
-
10陈旻瑾.论中国传统幌子的形式美[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2005(4):130-131. 被引量:4
二级引证文献9
-
1丛莹莹.物质民俗视角下的东北地域文化研究——以《呼兰河传》为例[J].汉字文化,2023(7):190-192.
-
2王东升.作为乡村公共文化空间的客家祠堂[J].江西理工大学学报,2016,37(6):76-78. 被引量:7
-
3肖百容,钟新良.林语堂英文小说二三论[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9,48(3):87-92. 被引量:3
-
4曾莉.“原乡美学”的当代嬗变——以大理本土艺术家乡村艺术实践为例[J].美术大观,2020(5):120-122. 被引量:1
-
5阮学云,丁根发.论民俗文化在《呼兰河传》中的作用及意义[J].南昌航空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22(3):115-121. 被引量:1
-
6郝书翠,姜逸.香港地区文学:变迁与笃定--从文学对公民国家意识与身份认同构建作用的视角看[J].港澳研究,2022(1):83-92.
-
7李超杰.现代文学家世研究的可能与方法[J].学术研究,2023(2):161-168. 被引量:1
-
8苏晓芳.论《呼兰河传》风景书写的视角与意蕴[J].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37(1):45-54.
-
9赵羚.萧红自传体小说《呼兰河传》的个性化叙事[J].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2024(9):112-114.
-
1梁松柏,吴志维,王殿国.金融对呼兰县域经济支持作用的调查[J].黑龙江金融,2003(11):16-17.
-
2哈尔滨市呼兰县团山遗址调查简报[J].北方文物,1992(2):18-21. 被引量:3
-
3有林.心系呼兰河[J].黑龙江史志,2004(6):56-56.
-
4刘娟.萧红:一个被放逐的灵魂[J].高中生之友(青春版),2006,0(24):36-37.
-
5杨中宇.亲吻呼兰河[J].水利天地,2007(12):40-41.
-
6在履职中服务,在创新中发展的中国人民银行呼兰支行[J].黑龙江金融,2011(1):84-84.
-
7师琼.俄罗斯的澡堂风俗[J].中外文化交流,2004(3):54-56. 被引量:1
-
8王明杰.又见呼兰河[J].北方文学,2009(12).
-
9在澡堂里开议会的国家[J].学生阅读世界(小学生),2014(3).
-
10陈莉丽.难忘过年“五份情”[J].环境与生活,2009(1):32-3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