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文外之旨”:从佛学到诗学的意义转换 被引量:2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产生于东晋佛教经论的"文外之旨"由佛教理论范畴发展为美学范畴,经历了一个意义转换的渐进过程。从佛教上说,"文外之旨"强调超越文本语言的限制,证悟佛教义理的整体意义;从审美上说,"文外之旨"与同源于东晋佛教经纶的"微言之妙""象外之谈"交融叠合,构成了"韵外之致"的审美境界。然而,直至刘勰将其引入文学研究,论述"文情之变",才真正完成了从佛学到美学的意义转换;皎然、司空图再引入诗学研究,论述"境""象""格""味"以及"韵外之致""味外之旨",又完成了从佛学向意境说的意义转换。
作者 刘运好
出处 《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99-107,共9页 Literary Review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27

二级参考文献20

  • 1谢榛.四溟诗话[C]//丁福保.历代诗话续编.北京:中华书局,1983. 被引量:5
  • 2欧阳修.六一诗话[C]∥何文焕.历代诗话.北京:中华书局,1981:274. 被引量:5
  • 3姜夔.白石道人诗说[C]//何文焕.历代诗话:下.北京:中华书局,1981:681. 被引量:3
  • 4叶燮.原诗[C]//郭绍虞.中国历代文论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328. 被引量:2
  • 5王士稹.带经堂诗话[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 被引量:7
  • 6郭绍虞.沧浪诗话校释[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 被引量:74
  • 7郭绍虞.诗品集解[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 被引量:24
  • 8王廷相.王廷相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9. 被引量:19
  • 9田同之.西圃诗说[C]∥郭绍虞.清诗话续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761. 被引量:1
  • 10叶梦得.石林诗话(卷下)[C]//何文焕.历代诗话.北京:中华书局,1981. 被引量:1

共引文献154

同被引文献60

引证文献2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