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倾斜角与斜率”:重构数学史,体会合理性 被引量:3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对于"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沪教版高中数学教材首先给出直线倾斜角的概念,然后直接将倾斜角的正切定义为斜率,因而在内容理解和知识衔接上显得不够深入、自然。在教学中,重构斜率概念的历史,从现实的滑雪情境出发,回顾已知的一次函数、直线方程知识,让学生经历斜率概念的自然产生过程;还通过几何表征沟通符号表征和三角表征,加深学生对斜率概念的理解;又通过历史再现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动机。课后反馈表明,这样的教学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作者 杨懿荔
出处 《教育研究与评论(中学教育教学)》 2016年第6期46-51,共6页 Research and Review on Education
基金 本刊连载的汪晓勤教授团队开发的HPM案例之一,也系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与教材研究所“十二五”规划课题“数学史融入高中数学教材研究”(批准号:KC2014—010)教学案例之一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3

  • 1Hamilton, H. P. The Principles of Analytical Geometry [M]. London: J. Deighton & Sons, 1826. 被引量:1
  • 2Hymers, J. A Treatise on Conic Sections and the Application of Algebra to Geometry[M]. London: G. Bell, 1837. 被引量:1
  • 3Peck, W. G. A Treatise on Analytical Geometry[M]. New York: A. S. Barnes & Co, 1875.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16

引证文献3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