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中国传统建筑解读——浅论传统建筑之"意境"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本文比较了现代传统建筑教育与瑞士建筑教育的差别,对建筑教育是否该更本质提出了疑问.同时引申到传承传统建筑的本质,即是造"境"的观点.接下来,笔者结合现象学和场所精神,解释了意境的产生与本质,之后分析了传统建筑创造意境的方法,希望能为未来建筑设计提供帮助.
作者
朱玉
李淑一
机构地区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出处
《城市建筑》
2016年第8期206-206,210,共2页
Urbanism and Architecture
关键词
传统建筑
意境
现象学
传承
分类号
TU-092 [建筑科学—建筑理论]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4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75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2
1
陈育霞.
诺伯格·舒尔茨的“场所和场所精神”理论及其批判[J]
.长安大学学报(建筑与环境科学版),2003,20(4):30-33.
被引量:72
2
王晓,李百浩.
论现代建筑“意境”之中国特色[J]
.华中建筑,2008,26(6):5-7.
被引量:5
二级参考文献
14
1
古风.
意境理论的现代化与世界化[J]
.中国社会科学,1998(3):171-183.
被引量:20
2
叶朗.
说意境[J]
.文艺研究,1998(1):16-21.
被引量:164
3
候幼彬.中国建筑美学[M].哈尔滨:黑龙江科学出版社,1997..
被引量:16
4
诺伯格舒尔茨 王淳隆译.实存空间建筑[M].台北:台隆书店,1985..
被引量:1
5
K·林奇 项秉仁 译.城市的形象[J].建筑师,1984,(6):246-246.
被引量:1
6
曾祖荫.转引自童庆炳,中国古代美学范畴,“意境”说六种及其申说[J].东疆学刊,2000,(9):1-8.
被引量:1
7
陶东风.转引自童庆炳,中国古代心理美学六论,“意境”说六种及其申说[J].东疆学刊,2000,:1-8.
被引量:1
8
陈望衡.美在境界--一种美本体论[J].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4):456-461.
被引量:1
9
诺伯格·舒尔茨 尹培桐 译.存在·空间·建筑[J].建筑师,1985,(7):218-238.
被引量:1
10
吴良镛.
关于中国古建筑理论研究的几个问题[J]
.建筑学报,1999(4):38-40.
被引量:29
共引文献
75
1
李之恒.
生活世界与场所精神——建筑现象学理论溯源[J]
.汉字文化,2020(6):162-163.
被引量:2
2
李忠元.
“向场而生”的城市公共空间景观设计——以晋江滨江商务区为例[J]
.产业科技创新,2020(33):22-23.
3
黄烨勍,孙一民.
环境元素与纪念场所的融合及其实例分析(英文)[J]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34(7):104-108.
4
杨志恒.
景观设计与场所精神——以中国运河之都(济宁)广场设计为例[J]
.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8(4):108-110.
被引量:7
5
刘长华,郭春华.
传承历史 展翼未来——华南农大的校园广场景观设计[J]
.技术与市场(园林工程),2007(1):22-25.
被引量:1
6
杨云峰,熊瑶.
园林设计与场所精神——以中国运河之都(济宁)广场设计为例[J]
.西北林学院学报,2008,23(2):196-199.
被引量:18
7
严洪.
对适合于风景园林学科的地域主义的分析[J]
.林业勘察设计,2008,28(1):27-30.
被引量:2
8
陈娟,孙琪,赵慧蓉.
论地域性特色景观的构建[J]
.西南林学院学报,2008,28(3):59-62.
被引量:27
9
王亚红.
人性化设计原则在环境陶艺设计中的应用——对人物理层次和情感层次的关怀[J]
.中国陶瓷工业,2008,15(4):50-51.
被引量:6
10
王亚红,洪震颐.
人性化设计原则在环境陶艺设计中的应用[J]
.中国陶瓷,2008,44(12):81-82.
被引量:2
1
高喜红.
LEED铂金建筑解读——以纽约市某游客及管理中心为例[J]
.世界建筑,2014(3):118-121.
2
王立华,徐强.
被动式建筑解读及其在中国的发展[J]
.绿色建筑,2016,8(2):19-22.
被引量:5
3
陶莎,吴继伟,陈乙文.
大梅沙·万科中心的绿色建筑解读[J]
.建筑,2011(18):71-72.
被引量:2
4
赵广俊.
城市肌理的建筑解读[J]
.城市环境设计,2012(1):300-301.
被引量:3
5
邱振辉.
“天时、地利、人和”的建筑解读[J]
.福建建材,2017(4):60-61.
6
陈珊.
关于乡土建筑的一点思考[J]
.南方建筑,2000(1):89-91.
被引量:1
7
丁顺.
城市中游走——库哈斯的三个建筑解读[J]
.中外建筑,2015,0(6):45-46.
被引量:2
8
王涛.
与自然共生,与细节对话——苏州金鸡湖湖滨楼建筑解读[J]
.时代建筑,2005(2):122-127.
被引量:3
9
杜春宇,喻从浩.
绿色·空间·建构——现代西方木结构建筑解读[J]
.新建筑,2005(5):17-21.
被引量:3
10
吴志堂,张婷婷.
被风吹过的高塔——绿色建筑解读[J]
.安徽建筑,2014,21(1):31-32.
城市建筑
2016年 第8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