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虚"内蕴着宽厚包容、藏而不露、处下不争等特性,"静"则内蕴着清静无为的特性,因而"虚静"是一种空明清静的自然心灵,而唯有达到"极"、"笃"的程度方能完全恢复符合道的自然心灵。当然,人类要复归于虚无清静的本根状态是人法自然之规律的必然要求,而损"知"损"欲"的基本方法则是返归于虚无清静的本根状态的不二法门。当前,这一"虚静"思想对当代官德建设特别是对廉洁奉公、诚实守信、忠诚等道德品质的培育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出处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73-79,共7页
基金
江西省重点学科--赣南师范学院中国史重点学科资助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