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从女性主义视角探究《蝴蝶君》
被引量: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影片《蝴蝶君》是由大卫·柯南伯格执导的剧情片,拍摄于1993年,改编自百老汇著名美籍华裔编剧黄哲伦的同名原作,剧本脱胎于《蝴蝶夫人》,巧妙地在原作的基础上构建了角色权利的倒置和深入的文化结构对峙。本文从影片《蝴蝶君》的创作背景,《蝴蝶君》对《蝴蝶夫人》的戏仿与再创造以及基于女性主义角度的《蝴蝶君》意象分析三方面,展开了对性别的悬置与东西方观念的博弈的探索。
作者
张明花
机构地区
聊城大学东昌学院
出处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51-153,共3页
Movie Literature
关键词
女性主义
后殖民主义
《蝴蝶君》
《蝴蝶夫人》
分类号
J905 [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43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72
同被引文献
22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2
参考文献
5
1
Hwang Henry David. M. Butterfly [ M ]. New York: Penguin Group, 1989.
被引量:1
2
马旭.
黄哲伦:挑战霸权话语的他者——对《蝴蝶君》的后殖民解读与反思[J]
.电影文学,2008(5):34-35.
被引量:1
3
[美]爱德华·W.萨义德.文化与帝国主义[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73-74,331,478.
被引量:4
4
陆薇.
模拟、含混与杂糅——从《蝴蝶夫人》到《蝴蝶君》的后殖民解读[J]
.外国文学,2004(4):86-91.
被引量:40
5
卢俊.
从蝴蝶夫人到蝴蝶君──黄哲伦的文化策略初探[J]
.外国文学研究,2003,25(3):86-90.
被引量:41
二级参考文献
43
1
卢俊.
从蝴蝶夫人到蝴蝶君──黄哲伦的文化策略初探[J]
.外国文学研究,2003,25(3):86-90.
被引量:41
2
陆薇.
模拟、含混与杂糅——从《蝴蝶夫人》到《蝴蝶君》的后殖民解读[J]
.外国文学,2004(4):86-91.
被引量:40
3
[1]Cheng, Yu-hsiu. ″The Death of M. Butterfly. ″ Tamkang Review Vol. 27. No. 4:569-582.
被引量:1
4
[2]Hwang, David Henry. M. Butterfly. London: Penguin, 1988.
被引量:1
5
林英敏.《蝴蝶图象的起源》[A].何文敬等编.《再现政治与华裔美国文学》[C].台北:中央研究院欧美研究所,1996.第185页.
被引量:1
6
爱德华·赛义德 谢少波等译.《爱德华·赛义德自选集》[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第185页.
被引量:1
7
Homi Bhabha, "Mimicry and Man: The Ambivalence of Discourse", in The Location of Culture (London:Routledge, 1994), p.88.
被引量:1
8
Henry David Hwang, "Afterword", M. Butterfly ( London: Penguin,1988),p.96.
被引量:1
9
Bill Ashcroft and Pal Ahluwalia, Edward Said (New York: Loutledge, 1999), p.28.
被引量:1
10
Robert Skloot, "Breaking the Butterfly: The Politics of David Henry Hwang", Modern Drama, 33(March 1990).
被引量:1
共引文献
72
1
郝晨曦.
《蝴蝶君》中的服饰话语研究[J]
.汉字文化,2019(S02):115-116.
被引量:1
2
赵莉华.
《蝴蝶君》的后殖民解构与后后殖民解读[J]
.华文文学,2004(5):69-74.
被引量:7
3
马旭.
黄哲伦:挑战霸权话语的他者——对《蝴蝶君》的后殖民解读与反思[J]
.电影文学,2008(5):34-35.
被引量:1
4
朱新福.
《蝴蝶君》:从边缘走向中心[J]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0(4):70-74.
被引量:6
5
王正胜,殷茵.
“冒现的戏剧”:美国华裔剧作家黄哲伦作品解析[J]
.戏剧文学,2008(12):73-75.
6
张岚,胡平正.
伽利玛:一个深受东方主义影响的西方男人——兼谈黄哲伦对东方主义的颠覆[J]
.重庆工学院学报,2006,20(1):135-138.
被引量:4
7
杨秀媚.
《蝴蝶君》:两极间的摇摆——黄哲伦的文化策略分析[J]
.莆田学院学报,2006,13(4):74-77.
被引量:3
8
马旭.
《蝴蝶君》:与霸权话语的交锋——浅谈黄哲伦的创作心理[J]
.科教文汇,2008(5):154-155.
被引量:2
9
陈静.
跨越东西方文化的华裔美国剧作家黄哲伦[J]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5):127-128.
被引量:1
10
吴碧玲.
从《蝴蝶夫人》到《蝴蝶君》的“东方主义”解读[J]
.三明学院学报,2008,25(3):289-292.
被引量:2
同被引文献
22
1
郝晨曦.
《蝴蝶君》中的服饰话语研究[J]
.汉字文化,2019(S02):115-116.
被引量:1
2
何自然.
言语交际中的语用移情[J]
.外语教学与研究,1991,23(4):11-15.
被引量:225
3
陈绿展.
电影《刮痧》所揭示的中美文化差异及和谐交际[J]
.电影评介,2014(8):33-34.
被引量:2
4
高永晨.
文化移情与文化沟通[J]
.苏州教育学院学报,1992,9(4):63-65.
被引量:4
5
易斌.
多元文化背景下文化移情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及对策[J]
.河北学刊,2014,34(4):171-173.
被引量:9
6
汤卫根.
东方幻象的建构与解构——论《蝴蝶君》对《蝴蝶夫人》的改写[J]
.戏剧(中央戏剧学院学报),2004(1):38-44.
被引量:17
7
高永晨.
跨文化交际中文化移情能力的价值与培养[J]
.外语与外语教学,2005(12):17-19.
被引量:136
8
葛亮.
安能辨我是雄雌——由《魔旦》与《蝴蝶君》的比较分析看华人(男性)的文学再现策略[J]
.国外文学,2006(3):108-117.
被引量:11
9
罗诗旻.
其周欤?其蝶欤?——《蝴蝶君》中宋丽玲形象之文化心理分析[J]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27(1):55-58.
被引量:4
10
羌春燕.
不完全的解构:《蝴蝶君》与东方主义[J]
.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5(1):99-101.
被引量:4
引证文献
2
1
贾玉嘉.
跨文化交际中文化移情的比较研究——以电影《蝴蝶君》和《刮痧》为例[J]
.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35(4):97-100.
被引量:1
2
徐子祺.
东方主义视域下电影《蝴蝶君》的视觉符号浅析[J]
.声屏世界,2022(10):108-110.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2
1
董娴.
大学生英语跨文化交际能力框架与培养路径研究[J]
.黑龙江教师发展学院学报,2020,39(2):145-147.
被引量:3
2
甄盼.
跨文化歌剧的影视改编研究——以《图兰朵》和《蝴蝶夫人》为例[J]
.艺术科技,2024,37(9):135-137.
1
袁晓诺.
电影《狼图腾》分析[J]
.神州,2016,0(18):99-99.
2
陈榆.
经过·缺憾·郑文堂[J]
.电影艺术,2008(3):72-75.
被引量:1
3
文艺女星艾伦·佩姬[J]
.看世界,2013(13).
4
乔德伟.
用剧情片的思维做纪录片——纪录片《巢》创作谈[J]
.电视研究,2009(10):72-74.
5
张大滇.
怀念九十年代,至少让七零后来[J]
.大众电影,2017,0(4):12-12.
6
张鹰.
敬畏心灵[J]
.芳草(经典阅读),2014,0(9):1-1.
7
余楠.
《斗牛》:超脱苦难的生存秘笈[J]
.新世纪周刊,2009(31):77-78.
8
张铭.
《生命之树》:一首恢弘的生命史诗[J]
.特区教育(中学生),2016(5):28-29.
9
刘露.
《荒蛮故事》:电影中的主题-并置叙事[J]
.电影文学,2017(3):42-44.
被引量:1
10
黎煜.
美国剧情片中华人形象的历史演变[J]
.世界电影,2009(2):173-184.
被引量:4
电影文学
2016年 第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