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左史记言"之"言",或以语言行为动作而被命名为独立文体,进入总集。"右史记事"之"事"以史书的"传"为单位,或庞杂多种文体,或因"互见"而不周全,故只有随赋、诗、辞、移等文体一并,被从史书中"剪截"出来入《文选》,或"事居其前,文列于后"与文体并列入类书。宋时,"叙事"自成文体入总集:一是"传"、"记"以"篇翰"方式生成文体;二是《左传》、《史记》的文字被命名为文体"叙事"入总集。其原因亦有二:一是对古文的崇尚使总集录入《左传》、《史记》的"叙事"文字成为社会需要,于是,总集的功能,既是"略其芜秽,集其清英"的读本,又是"作文之式";二是解决了《左传》、《史记》中的文字转化为"叙事"文体的技术性问题,即纪事本末体的出现、"剪截"等问题。《左传》、《史记》入总集,为经、子及其他史体文字入总集做出榜样,为中国古代更多的文章进入文学史奠定了理论与实践基础。
出处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9,共9页
Journal of Sun Yat-sen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 Edition)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古代文体学发展史"(10&ZD102)
"广西特聘专家"专项经费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