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记老当益壮的翻译学者李亚舒教授
被引量:
2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李亚舒教授是我国译界知名学者,对我国翻译研究和翻译学科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尤其是对一些译学领域的开创性研究,引发了译界的广泛关注。本文从四个方面对其加以介绍,即:(中国)科技翻译学的倡导者、科学翻译学的建构者、应用翻译学的推动者和翻译学术期刊的坚守者。
作者
刘金龙
姜闽虹
机构地区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翻译与跨文化研究所
北京青年政治学院
出处
《上海翻译》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91-94,共4页
Shanghai Journal of Translators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基金青年项目(批准号:14YJC740106)研究成果之一
关键词
李亚舒
科技翻译(学)
科学翻译学
应用翻译学
翻译学术期刊
分类号
H059 [语言文字—语言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1
参考文献
9
共引文献
60
同被引文献
34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1
参考文献
9
1
黄忠廉,方梦之,李亚舒等.应用翻译学[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13.
被引量:14
2
黄忠廉,李亚舒.
应用翻译学理论的五大来源[J]
.山东外语教学,2013,34(2):97-100.
被引量:10
3
黄忠廉, 李亚舒..科学翻译学[M],2004.
4
黄忠廉,孙秋花,李亚舒.
方梦之应用翻译理论形成考[J]
.上海翻译,2014(4):70-72.
被引量:8
5
刘金龙.
翻译研究·学术期刊·学科建设——访李亚舒教授[J]
.外语与翻译,2014,21(4):28-32.
被引量:1
6
刘金龙.
应用翻译:教学与研究——方梦之教授访谈录[J]
.山东外语教学,2012,33(2):3-8.
被引量:21
7
穆雷.
在科技译坛里辛勤耕耘──记李亚舒教授[J]
.上海翻译,1995(3):36-39.
被引量:2
8
舒畅,刘金龙.
《中国科技翻译》2004-2009年载文分析与研究[J]
.中国科技翻译,2010,23(1):43-47.
被引量:14
9
周进辉.
开启科学翻译学的大门——读《科学翻译学》[J]
.国外外语教学,2005(1):62-64.
被引量:2
二级参考文献
21
1
方梦之.
科技翻译理论的研究——十年述评与展望[J]
.中国翻译,1992(2):7-10.
被引量:25
2
方梦之.
科技翻译:科学与艺术同存[J]
.上海翻译,1999(4):32-36.
被引量:58
3
温晋方.
《中国英语教学》的文献情报计量分析与学科发展预测[J]
.外语学刊,2001(2):94-100.
被引量:6
4
潘华凌,陈志杰.
《中国科技翻译》2000—2003年载文情况分析[J]
.中国科技翻译,2005,18(1):48-50.
被引量:10
5
孔繁秀.
《西藏研究》2000-2004年载文及其作者的统计分析[J]
.西藏研究,2005(3):85-91.
被引量:3
6
韩子满.
应用翻译:实践与理论研究[J]
.中国科技翻译,2005,18(4):48-51.
被引量:66
7
方梦之.
译学的“一体三环”——从编纂《译学辞典》谈译学体系[J]
.上海翻译,2006(1):1-6.
被引量:60
8
季元霞.
《上海口腔医学》2001~2005年载文分析[J]
.上海口腔医学,2006,15(6):660-662.
被引量:1
9
张沉香.功能目的理论与应用翻译研究[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被引量:2
10
耿智.“中国科技翻译理论研究(1990—1999)的发展态势”[J].中国翻译,2000,(4).
被引量:2
共引文献
60
1
张华.
专门用途英语翻译教学法探究[J]
.商务外语研究,2019,0(2):43-47.
被引量:1
2
程敏,刘金龙.
应用翻译研究的理论化与体系化——《应用翻译研究:原理、策略与技巧》评述[J]
.上海翻译,2013(4):73-76.
被引量:2
3
陶恒.
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翻译教学[J]
.语文学刊(外语教育与教学),2013(9):43-44.
被引量:1
4
李红青.
《科学翻译学》:一部特色之作[J]
.外语研究,2005,22(5):77-78.
5
刘金龙.
《上海翻译》(2005—2009)载文分析与研究[J]
.上海翻译,2010(2):76-80.
被引量:7
6
陈天,张顺生.
《中小学外语教学》2001~2010年载文(中学)统计与分析[J]
.中小学外语教学,2011,34(3):1-8.
被引量:6
7
李芳.
《中国翻译》2006年~2010年载文分析与研究[J]
.洛阳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7(2):29-31.
被引量:1
8
杨婳,张顺生.
《人大复印资料·中学外语教与学》(2007~2011)载文分析[J]
.英语教师,2012,12(6):53-60.
被引量:5
9
刘金龙.
科技英语:文体、范式与翻译——方梦之《英语科技文体:范式与翻译》评述[J]
.中国翻译,2012,33(4):57-61.
被引量:8
10
康志峰.
科学翻译的传承与发展思辨——李亚舒教授访谈录[J]
.山东外语教学,2012,33(5):3-6.
被引量:5
同被引文献
34
1
金国臣.
多媒体环境下互动式教学理论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应用的探索与思考[J]
.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2005,13(2):60-64.
被引量:69
2
耿强,梁真惠.
不该遗忘的角落——论“翻译书评”的地位、作用与形式[J]
.昌吉学院学报,2008(6):48-52.
被引量:10
3
司显柱.
翻译批评:概念甄别与研究评述[J]
.外语与外语教学,2009(11):46-49.
被引量:11
4
蔡青,文军.
中国翻译工具书回眸(1949-2009)[J]
.上海翻译,2010(1):78-80.
被引量:4
5
崔晓红.
重构英语语音教学、测试体系的设想[J]
.山东外语教学,2010(3):64-68.
被引量:14
6
杨诚婷.
基于顺应论的大学英语测试改革研究[J]
.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1(1):205-206.
被引量:4
7
吴万伟.
翻译书评与翻译批评——《翻译为什么重要》九篇书评的对比研究[J]
.英语研究,2011,9(4):77-83.
被引量:4
8
黄睿.
同一性? 身份? 认同?——克罗宁和根茨勒近作中Identity汉译之“辩正”[J]
.中国翻译,2012,33(4):96-97.
被引量:3
9
钟晓流,宋述强,焦丽珍.
信息化环境中基于翻转课堂理念的教学设计研究[J]
.开放教育研究,2013,19(1):58-64.
被引量:3062
10
刘金龙.
如何发挥翻译书评的广告效应[J]
.出版发行研究,2013(4):34-36.
被引量:5
引证文献
2
1
黄雪英.
“走出去”战略下的大学外语教学改革研究[J]
.嘉应学院学报,2017,35(4):87-91.
2
管机灵.
新世纪以来我国翻译书评研究:现状与思考——基于18种外语类期刊的统计分析[J]
.上海翻译,2018(1):65-71.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1
1
邓江雪,周鹤.
翻译书评研究[J]
.中国民族博览,2021(23):205-207.
1
黄忠廉,孙秋花.
李亚舒科学翻译思想源流考[J]
.当代外语研究,2016(6):9-12.
被引量:2
2
周笃宝.
继承传统译论 建立科学翻译学[J]
.中国翻译,2000(2):28-30.
被引量:23
3
刘满芸.
李亚舒科技翻译思想研究[J]
.外语与翻译,2016,23(3):28-32.
被引量:1
4
吴义诚.
关于翻译学论争的思考[J]
.外国语,1997,20(5):67-74.
被引量:22
5
黄忠廉.
应用翻译学名实探[J]
.中国外语,2013,10(4):93-98.
被引量:8
6
吴松林.
科学翻译学学科建设的思考[J]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07,0(S5):57-58.
7
周进辉.
开启科学翻译学的大门——读《科学翻译学》[J]
.国外外语教学,2005(1):62-64.
被引量:2
8
黄忠廉,李亚舒.
方法·历史·理论·学科——兼论“科学翻译学”产生的机缘[J]
.外语教学,2005,26(5):55-58.
被引量:2
9
郝俊杰.
科学翻译学在医学翻译中的有效性验证[J]
.中国科技翻译,2016,29(1):11-13.
被引量:5
10
贾洪伟.
《应用翻译学》之功过论[J]
.中国科技翻译,2014,27(2):53-55.
被引量:2
上海翻译
2015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