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试论“教育教学联动式”学生活动模式的构建——以丽水学院生态学院为例
被引量: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当代高校专业教学和课外教育两者的有机融合是推动高校教育内涵发展的有效动力,两者的协同发展为开展学生活动提供了有利的环境基础。如何创新活动模式,完善学生活动体系,形成活动品牌,真正发挥活动教育教学的育人功能备受关注。本文以丽水学院生态学院为例,探讨构建"教育教学联动式"学生活动的实践。
作者
徐秀红
张龙
机构地区
丽水学院商学院
丽水学院生态学院
出处
《兰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5年第3期53-54,108,共3页
Journal of Lanzhou Institute of Education
关键词
教育教学联动
学生活动
模式
构建
分类号
G645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5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9
同被引文献
7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1
参考文献
2
1
赵琳.
高职院校“3-3-2联动式”学风建设策略初探[J]
.现代交际,2013(5):166-166.
被引量:3
2
李丽娟,李洁,沈丽,张骞,勾景秀.
专业课程联动式教学模式研究——以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为例[J]
.商业经济,2012(19):126-128.
被引量:8
二级参考文献
5
1
邓涛,鲍传友.
教师文化的重新理解与建构——哈格里夫斯的教师文化观述评[J]
.外国教育研究,2005,32(8):6-10.
被引量:130
2
毛尚华.
高职院校学风建设思考[J]
.教育与职业,2005(33):33-35.
被引量:57
3
孔庆.
共建合作的教师文化 营造教师专业发展环境[J]
.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06,8(1):5-7.
被引量:15
4
王东博.
浅谈班主任在大学生学风建设中的作用[J]
.经济视角(中),2011(10):89-89.
被引量:3
5
徐晓宁.
论辅导员在学风建设中的主导作用[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下),2012(4):74-75.
被引量:7
共引文献
9
1
蒲应,夏龙.
理论经济学中联动教学的应用探析[J]
.中国电力教育(中),2014(4):49-50.
被引量:1
2
雷敏.
浅析联动式教学在中职职业生涯规划教学中的应用[J]
.教育教学论坛,2014(45):259-261.
被引量:1
3
康鲜菜,张金芳.
高职院校班级学风建设的创新与实践研究[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4,0(32):297-298.
4
刘丹,王帅,张力,任雯.
高职经管类专业基础课程联动教学的研究[J]
.重庆航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0(3):8-14.
5
潘成云,朱蕾蕾,葛兆颖,范庆基.
市场营销专业课程联动研究性服务学习初探——基于亲子游学项目营销实践[J]
.科教文汇,2018(8):75-76.
6
王昭宁.
当前高职院校学风建设现状及对策[J]
.才智,2013(23):61-61.
7
何明昌,张笑钦,高利新.
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以温州大学信算与计算科学专业为例[J]
.创新与创业教育,2017,8(2):47-51.
被引量:1
8
胡燕,李凤玲.
“食品化学”和“食品生物化学”联动教学模式的研究[J]
.农产品加工,2019(17):119-120.
被引量:1
9
李浩君,汤琰,吴芳妍.
有效教学视角下一流专业课程教学实践创新[J]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19(3):342-347.
被引量:3
同被引文献
7
1
韩锋.
高校辅导员绩效评价模式的现状与路径[J]
.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11,25(4):21-24.
被引量:10
2
顾凯,韩锋.
高职高专院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问题与对策探析[J]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3(21):161-162.
被引量:9
3
沈菲,胡施颖.
新型消费模式的蔓延:青年代购行为的产生与发展[J]
.中国青年研究,2019(1):12-17.
被引量:4
4
娄眉卿.
全方位育人思想下促进成人高校学生活动效能的研究[J]
.中国成人教育,2016(7):87-89.
被引量:3
5
金柔雅.
高校学生活动中“马太效应”现象的研究[J]
.文化学刊,2016(6):142-143.
被引量:1
6
耿秀萍.
多元文化语境下的研究方法:定性还是定量?[J]
.海外英语,2011(6X):306-307.
被引量:1
7
曹英,何勇.
大学生生活方式、需求因素及其重要度调查——基于武汉高校调查数据[J]
.统计与管理,2017,0(11):44-46.
被引量:2
引证文献
2
1
曹一帆.
论专业教育与学生素质培养结合的重要性——以上海出版印刷高等专科学校文化管理系学生活动为例[J]
.大众文艺(学术版),2015(22):242-242.
2
温恒.
学生活动对学校教学补充的必要性研究——基于硕士研究生群体[J]
.对外经贸,2019,0(3):149-152.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1
1
梁新华.
设计教学活动,助力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
.教师,2020(17):56-58.
被引量:2
1
杨丽.
运用类比教学模式构建语文英语教学联动[J]
.青春岁月,2012,0(16):164-164.
2
陈堂敏,孙凤涓.
联动式团队案例教学法的研究与实践[J]
.机械职业教育,2012(11):58-60.
3
戴国军.
联动式帮扶在数学教学中的创新尝试[J]
.基础教育研究,2011(2):57-57.
被引量:2
4
李红星,刘伟.
地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联动式实践教学模式研究[J]
.鸡西大学学报(综合版),2016,16(4):15-18.
被引量:1
5
陆争峰.
中年段“联动式练笔”的有效性研究[J]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版),2016(12):84-84.
6
陈跃安,缪建华,杨华.
课程建设促学风 教学联动促发展[J]
.成功,2012(1):182-182.
被引量:2
7
顾永明,王萍.
“结对联动式”校本研修的实践与思考[J]
.新课程(综合版),2007,0(11):75-76.
8
闫玉.
高校思政课“双平台联动式”教学模式的探索[J]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6(8):83-87.
被引量:5
9
丁桂兴.
综合实践活动课的三要素[J]
.教学与管理(小学版),2009(10):22-23.
10
晁继锋.
高中思想政治课“联动式”教学模式的认识和思考[J]
.新课程研究(上旬),2009(3):44-45.
被引量:1
兰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5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