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以综合能力培养为牵引《大学物理》课程设计初探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本文针对当前在教学中学员教学参与程度、学习动力、网络资源利用、物理创新活动参与现状,进行了问卷调查。根据数据分析,结合实验班教学,制定了一套方向明确、特色突出、考核规范、利于对学员综合能力培养的《大学物理》课程设计方案。
作者
冯蒙丽
宋春荣
蔡玉平
刘进
机构地区
军械工程学院理化教研室
出处
《教育教学论坛》
2015年第15期112-113,共2页
Education And Teaching Forum
基金
军械工程学院基础部教学研究与改革基金资助项目
军械工程学院教学研究课题
关键词
综合能力
大学物理
课程设计
分类号
G642.41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8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21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3
1
王永钢.
“大学物理”课程中围绕学生创新能力的调研与措施[J]
.物理与工程,2011,21(3):46-48.
被引量:2
2
宋存牛.
如何通过大学物理教学改革提高学生创新能力[J]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30(S1):183-184.
被引量:7
3
宋志怀.
大学物理课程考核模式改革的探索与实践——大学物理教学设计之七[J]
.物理与工程,2010,20(6):13-15.
被引量:15
二级参考文献
8
1
理工科类大学物理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理工科类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教学基本要求(2008年版)教育部高等学校物理学与天文学教学指导委员会物理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分委会编制.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被引量:1
2
http://www.qflpc.com.cn/dushu/show,aspx? id=776&cid=59,2007.11.
被引量:1
3
郝爱民.面向21世纪改革物理考试机制.提高素质教育[M].成都:成都科大出版社,1998.9.
被引量:1
4
陈钦勇,吴新中.
对高等学校考试改革的思考[J]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7(B08):34-37.
被引量:14
5
徐润君,陈心中.
挖掘物理内涵 拓宽教学渠道[J]
.物理与工程,2001,11(4):61-63.
被引量:1
6
常同钦,吴明阳,苏玉玲.
如何在工科物理教学中讲授物理学应用内容[J]
.物理与工程,2001,11(5):53-54.
被引量:10
7
顾牡,吴於人,陈铭南,羊亚平,毛骏健.
突出创新能力培养,创建有特色的大学物理课程教学体系[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2,50(2):9-11.
被引量:11
8
郑志霞.
激发创新意识、培养创新思维[J]
.现代物理知识,2000,12(C00):115-118.
被引量:3
共引文献
21
1
秦显荣,李贤丽,王明吉,董向国,程雁.
大学物理教学中创新能力及科学素质的培养[J]
.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34):284-284.
2
熊伦.
大学物理与高中物理衔接教育的探讨[J]
.物理与工程,2012,22(1):59-60.
被引量:5
3
陈洪涛.
以“创新思维、重视应用”为理念的大学物理教学探索[J]
.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12,15(2):147-148.
4
毕磊.
黑龙江民族预科物理教学改革的回顾[J]
.大学教育,2012(2):45-46.
被引量:3
5
杜亚冰,黄晓亚.
大学物理与专业课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探索——“城建特色”下的大学物理[J]
.牡丹江大学学报,2012,21(7):170-171.
被引量:5
6
王锦仁,郭俊梅,刘科敏,张玉宾,孙琳.
谈谈提高独立学院大学物理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2):2-2.
被引量:1
7
刘云.
地方性院校少学时大学物理教学改革与实践[J]
.教育教学论坛,2013(43):54-55.
被引量:1
8
贾天俊,高光珍,李荣.
大学物理课程考核模式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
.教育教学论坛,2014(18):25-26.
被引量:11
9
朱小芹,唐煌.
大学物理分型教学实践研究[J]
.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3,19(6):128-130.
被引量:4
10
冯蒙丽,宋春荣,蔡玉平,刘进.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大学物理”教学模式案例分析[J]
.科教文汇,2014(24):54-54.
被引量:1
1
付喜,李黎明.
基于微课的《大学物理》课程教学模式研究[J]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5,36(10):33-35.
被引量:10
2
袁冬青,徐建婷.
少学时下《大学物理》课程教学改革与探讨[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13):16-16.
3
蔡旭初.
谈谈大学物理教学与中学物理教学的衔接问题[J]
.纺织教育,2009,24(2):52-54.
被引量:6
4
李丽杰.
《大学物理》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
.读写算(教育导刊),2015,0(17):3-3.
5
薄鸟.
微课教学在《大学物理》课程中的应用[J]
.科教导刊(电子版),2016,0(18):44-44.
6
刘东红,李蕾,刘文利,刘建强,周玉芳.
物理教学与创新能力培养[J]
.教育教学论坛,2014(24):88-89.
被引量:1
7
贺丽.
案例教学法对大学物理教学的启示[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31):110-110.
被引量:1
8
肖鸿飞,李萍.
《大学物理》课程教学方法探讨[J]
.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3,5(4):44-45.
被引量:2
9
甘甜.
如何走出幼儿教育“小学化”误区[J]
.江西教育(管理版)(A),2014(9):29-30.
被引量:1
10
袁晓平.
浅谈如何提升《大学物理》课程的吸引力[J]
.江苏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27(6):35-37.
教育教学论坛
2015年 第1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