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环境美学发展的四大转折 被引量:3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环境美学实现了由早期建构期向全面发展期的学科跨越。在这一进程中,环境美学的研究路径经历了由实践先行到理论与实践的深度结合的转折,研究对象经历了由自然环境到人类环境的转折,研究立场经历了由环境关注到环境关怀的转折,研究目标经历了由环境宜居到环境乐居的转折。上述四大转折有效促成了环境美学学科的纵深发展,也鲜明地表征了其研究轨迹的与时俱进。
作者 陈国雄
机构地区 中南大学文学院
出处 《哲学动态》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99-104,共6页 Philosophical Trends
基金 2010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环境美学的理论建构与实践价值研究"(10CZW008) 2013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古代环境美学史研究"(13&ZD072)子课题"清代的环境美学" 2011年度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生态文明视域中的中国环境美学发展研究"(11YBA330) 中南大学教师发展基金的阶段性成果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20

  • 1艾伦·卡尔松:《自然与景观》,陈李波译,湖南科技出版社,2006,第31页. 被引量:2
  • 2伊恩·伦诺史斯·麦克哈根:《设计结合自然》,芮经纬译,天津人民出版社,2006,第97-102页. 被引量:1
  • 3卡菲·凯丽著:《艺术与生存--帕特丽夏·约翰松的环境工程》,陈国雄译,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第109页. 被引量:1
  • 4John Douglas Porteous, Environmental Aesthetics: Ideas, Politics and Planning, Routledge, 1996, p. 194. 被引量:1
  • 5Jack L. Nasar, ed., Environmental Aesthetics: Theory,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8, p. xxii. 被引量:1
  • 6Allen Carlson, Aesthetics and the Environment: The Appreciation of Nature, Art and Architecture, Routledge, 2000, p. 156, pp. 34 ~36, pp. 5 ~ 15, p. xv. 被引量:1
  • 7艾伦·卡尔松:《从自然到人文--艾伦·卡尔松环境美学文选》,薛富兴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第20页;第296页. 被引量:2
  • 8阿诺德·伯林特.《生活在景观中--走向一种环境美学》,陈盼译,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第20页. 被引量:2
  • 9杜夫海纳.《美学与哲学》[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50页. 被引量:33
  • 10阿诺德·伯林特.《环境美学》,张敏,周雨译,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第119页;第33页;第20页;第27页;第27页;第132页;第127页;第127页;第35页;第54页;第112页. 被引量:5

二级参考文献2

  • 1[美]阿诺德·柏林特.《生活在景观中》,第8-9页,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 被引量:1
  • 2[(德)康德(ImmanuelKant)著],李秋零.康德著作全集[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被引量:1

共引文献68

同被引文献29

引证文献3

二级引证文献4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