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茶经》“五行”的英文翻译
被引量:
1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本文从“五行”学说在《茶经》著作里的体现和跨文化翻译中词汇的空缺,对“五行”的三种英文译法:five elements、five phases和wuxing进行了探讨,指出文化理解在翻译中的重要性。
作者
郭光丽
黄雁鸿
机构地区
云南农业大学外语学院
出处
《学园》
2014年第35期10-11,共2页
Academy
基金
云南农业大学外语学院学科建设项目“跨文化交际翻译研究”(编号:PMTI006)
关键词
《茶经》
“五行”
翻译
文化
分类号
H159 [语言文字—汉语]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1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55
同被引文献
6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9
参考文献
4
1
张军秀.
浅谈从跨文化角度看汉英翻译中的词汇空缺[J]
.职业技术,2006(4):45-45.
被引量:1
2
何琼.
《茶经》英译的几个问题——以Francis Ross Carpenter和姜欣等英译本为例[J]
.农业考古,2013(5):201-205.
被引量:21
3
初立娇.
跨文化交际中词汇翻译空缺及其对策[J]
.品牌(理论月刊),2011(1):143-143.
被引量:1
4
贺娟.
论五行学说的起源和形成[J]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34(7):437-440.
被引量:36
二级参考文献
11
1
郭爱先.
词汇空缺及其可译性[J]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1998,21(5):43-45.
被引量:70
2
高思华.
五行学说之我见[J]
.中医杂志,1994,35(8):493-495.
被引量:16
3
包通法.
文化自主意识观照下的汉典籍外译哲学思辨——论汉古典籍的哲学伦理思想跨文化哲学对话[J]
.外语与外语教学,2007(5):60-63.
被引量:30
4
胡厚宣.论殷代五方观念及中国称谓之起源[M]//齐鲁大学国学研究所.甲骨学商史论丛集.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277.
被引量:2
5
姜欣,姜怡,林萌.
茶典籍译文中异域特色的保留与文化增殖[J]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1(3):59-62.
被引量:16
6
杨德宏,姜欣.
浅谈典籍翻译中“求异存同”的民族文化重构策略[J]
.鸡西大学学报(综合版),2009,9(5):84-85.
被引量:5
7
贺娟.
五行与中国传统文化[J]
.国学(吉林),2011(1):46-50.
被引量:3
8
张小华.
翻译中文化意象的失落与歪曲[J]
.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8(4):143-145.
被引量:5
9
郭尚兴.
论中国传统文化在跨文化翻译中的几个问题[J]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41(3):91-93.
被引量:18
10
魏军梅.
词汇空缺与英汉互译[J]
.兰州铁道学院学报,2001,20(5):122-127.
被引量:10
共引文献
55
1
贾春华.
具身心智视域下的中医五行概念隐喻的认知心理语言逻辑研究方案[J]
.世界中医药,2013,8(1):91-95.
被引量:32
2
陶玉泉.
从五行的本质探讨五行金生水的含义[J]
.四川中医,2013,31(6):42-43.
3
陈德述.
略论阴阳五行学说的起源与形成[J]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33(2):1-5.
被引量:7
4
王正山,张其成.
五行生克内涵辨析[J]
.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4,33(5):257-260.
被引量:6
5
孙青林,王若楠.
大同方言中数字崇拜与禁忌的追踪溯源[J]
.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14,30(6):21-25.
被引量:1
6
徐天成.
生化反应的五行归属[J]
.国际中医中药杂志,2015,37(3):197-200.
7
田进文.
论中医学五行理论与阴阳理论的逻辑规则及其与现代物质理论的统一性[J]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15,39(2):109-112.
被引量:5
8
刘文平,富文俊.
五行体用模型的构建及其意义[J]
.中医杂志,2015,56(21):1808-1811.
被引量:5
9
杨锡尧,许大为.
基于“五行”文化的传统生态低技术在景观中的运用[J]
.北方园艺,2015(22):81-86.
被引量:2
10
蔺林田,陈祺,张正平,杨斌.
文化型农业体验园设计特色探析——以留坝县火烧店农业体验园改造为例[J]
.中国园艺文摘,2016,32(2):122-125.
被引量:2
同被引文献
6
1
张德学.
论文化因素对英文翻译的影响[J]
.作家,2011(6):189-190.
被引量:3
2
姜欣,吴琴.
论典籍《茶经》、《续茶经》中色彩用语的翻译策略(英文)[J]
.语文学刊(高等教育版),2008(12):93-95.
被引量:1
3
崔宇.
英文翻译中语言的多元化文化体现[J]
.中国校外教育,2010(4):89-89.
被引量:3
4
刘霞.
旅游景区英文翻译中跨文化意识的运用——以许昌市为例[J]
.商场现代化,2010(26):83-84.
被引量:6
5
张瑾.
信阳茶文化的英文国际推广研究[J]
.信阳农林学院学报,2015,25(4):92-94.
被引量:3
6
刘航.
英文翻译中语言的多元化文化体现[J]
.海外英语,2010(11X):287-288.
被引量:10
引证文献
1
1
张丹.
中国茶文化英文翻译过程中技巧的应用[J]
.福建茶叶,2016,38(8):350-351.
被引量:9
二级引证文献
9
1
叶荷.
浅析茶业英文术语的特点和翻译技巧[J]
.福建茶叶,2017,39(1):293-294.
被引量:2
2
柳甲荣.
大数据背景下计算机技术在茶文化翻译中的应用研究[J]
.福建茶叶,2017,39(2):210-211.
被引量:6
3
张娟.
英文单词Tea来源考证研究[J]
.福建茶叶,2017,39(4):333-334.
被引量:2
4
吴敏玲,王迪.
中国文学作品中的中国茶文化英文翻译技巧研究[J]
.福建茶叶,2018,40(2):403-404.
被引量:2
5
张微,潘郑重.
茶企英语广告的修辞艺术与翻译技巧[J]
.福建茶叶,2017,39(6):257-258.
被引量:1
6
曾敏.
茶文化英语翻译的限度及标准探究[J]
.福建茶叶,2017,39(7):256-257.
被引量:5
7
曾弘彦.
茶文化典籍翻译的技巧分析[J]
.福建茶叶,2017,39(11):305-305.
被引量:1
8
冯家佳.
目的论视域下广西特色茶产品翻译规范探究[J]
.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19(5):103-107.
被引量:2
9
丁一格,徐敏.
交际翻译视角下闽东地区茶文化外宣翻译探究[J]
.福建茶叶,2022,44(10):163-165.
被引量:1
1
王国文.
从语用角度看中国特色词汇“侠”和“不折腾”的译法[J]
.外语学刊,2013(5):99-103.
被引量:7
2
郑文婧.
形合意合概念及其英文对译词[J]
.外语学刊,2007(2):100-103.
被引量:10
3
刘为洁.
乔姆斯基之《论语段》解读[J]
.东莞理工学院学报,2012,19(2):84-87.
4
赵小庆.
如何提高学生听说读写能力之新解[J]
.考试周刊,2009(8):118-119.
被引量:1
5
蔡寒松.
汉、英词语音译的语言学与社会语言学因素[J]
.中国翻译,1991(6):20-22.
被引量:3
6
Angel J. Gallego,安丰存,杜宇.
《语段:理论框架的发展》介绍[J]
.当代语言学,2014,16(2):233-236.
7
本刊.
“‘一带一路’倡议”的英文译法[J]
.中国科技术语,2015,17(6):22-22.
被引量:2
8
周维,何芳.
从语用学角度看汉语新词“土豪”和“大妈”的译法[J]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15,36(5):129-131.
被引量:1
9
梁璐璐.
从词汇学视角探析十二生肖动物词的英文译法[J]
.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4(5):123-128.
10
张庆荣.
五行学说基本术语的英译研究[J]
.中国科技术语,2012,14(2):22-25.
被引量:4
学园
2014年 第3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