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自然审美与自然美的基本特性
被引量:
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正像"自然"概念具有自然界与内在天性两种含义一样,有史以来人们欣赏的"自然美"差不多可以概括为作为自然事物之美的自然美与作为自然天性之美的自然美两种。鲜明的自然性,内容的相对朦胧宽泛性,形态的多变性与变异性,处身性与不可传达性是自然审美与自然美的基本特性。
作者
杜学敏
机构地区
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处
《西部学刊》
2014年第11期19-21,共3页
Journal of Western
关键词
自然美
自然审美
自然事物之美
天然天成之美
分类号
B83-0 [哲学宗教—美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51
引证文献
6
二级引证文献
3
参考文献
4
1
(美) H.帕克..美学原理[M],2001.
2
朱光潜著..文艺心理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322.
3
(德)康德著,邓晓芒译.判断力批判[M]. 人民出版社, 2002
被引量:1
4
黑格尔..美学[M],0:页.
同被引文献
51
1
韩震.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哲学研究——兼论构建新形态的“天人合一”生态文明观[J]
.哲学研究,2021(4):5-15.
被引量:26
2
杜学敏.
当代中国生态美学研究中的自然美观[J]
.中国美学研究,2022(1):292-305.
被引量:1
3
胡友峰.
自然美理论重建的三条路径[J]
.南京社会科学,2021(6):140-149.
被引量:5
4
曹在松.
内丹学在宋代思想史上之意义[J]
.宗教学研究,1999(2):20-24.
被引量:3
5
向翔.
从原始自然美论美的本质[J]
.中国社会科学,1986(1):139-152.
被引量:1
6
朱光潜.
美必然是意识形态性的——答李泽厚洪毅然两同志[J]
.学术月刊,1958,2(1):51-56.
被引量:9
7
陆道廉,田心.
从人与自然的主客体关系看自然美的本质和特征[J]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88(2):69-73.
被引量:1
8
张百军.
诗意地栖居——禅宗对苏轼书法美学思想的影响[J]
.书画世界,2003,0(2):15-17.
被引量:2
9
曾繁仁.
当代生态文明视野中的生态美学观[J]
.文学评论,2005(4):48-55.
被引量:117
10
夏玲.
谈苏轼“随物赋形”与“自成文理”的艺术自然美学观[J]
.湖北教育学院学报,2006,23(1):15-18.
被引量:2
引证文献
6
1
刘德良,路慧彪,曹淑华.
图学教学中自然美的渗透[J]
.学园,2020,13(1):103-104.
2
杜学敏.
自然审美一定晚于艺术审美吗——“自然美的发现”及其审美发生学意义[J]
.学术研究,2019(12):170-176.
被引量:2
3
杜学敏.
现代性的自然美学及其当代价值[J]
.美育学刊,2022,13(6):55-64.
4
王津宁,荣晗琳,曹璇,沈心怡,梁海英.
基于自然美学的公园滨水区秋色叶树种评价研究——以南京中国绿化博览园为例[J]
.绿色科技,2022,24(21):1-6.
5
张光琳,徐向阳.
流化与新证:中国美学语境中“自然美”话语嬗变历程[J]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42(5):87-93.
被引量:1
6
张浩浩.
向“绝对自然”迈进:苏轼的自然美学新探——读《“自然”之辩:苏轼的有限与不朽》[J]
.新余学院学报,2024,29(1):59-65.
二级引证文献
3
1
殷丽莎.
梭罗的自然观念及其生态伦理意蕴研究[J]
.名作欣赏(评论版)(中旬),2021(11):177-179.
2
杜学敏.
现代性的自然美学及其当代价值[J]
.美育学刊,2022,13(6):55-64.
3
沈炜荣.
基于中国美学角度的色彩教育思考[J]
.色彩,2023(11):163-165.
被引量:1
1
赵士林.
荀子的人性论新探[J]
.哲学研究,1999(10):60-68.
被引量:6
2
经纶.
庄子之无为另读[J]
.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26(5):44-47.
3
王月玲.
从墨家逻辑的兴衰看我国普通逻辑的命运[J]
.天津市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19(3):59-61.
4
戴家龙.
“天人合一”命题的人生哲学意义[J]
.安徽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23(2):172-177.
5
杜安.
对抗?对话?——实践美学与生命美学本体论之争辨析[J]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5):90-92.
被引量:1
6
刘胜梅.
《颜氏家训》的孝道思想及其特色[J]
.武陵学刊,2016,41(5):7-12.
7
周黄正蜜.
向普遍性的提升——康德论教化与艺术文化的融合[J]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39(5):29-33.
被引量:5
8
虞圣强.
荀子“性恶”论新解[J]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38(4):80-83.
被引量:5
9
王维国.
公共性为认识论之重构不可或缺的维度[J]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3):69-72.
10
林建成,尚东涛.
论认识是对主体和客体的全面反映[J]
.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3(2):20-24.
被引量:1
西部学刊
2014年 第1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