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福建省农村流动女性的城市职业发展研究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使地区之间的人口流动愈加频繁,分析泉州市抽样调查数据,总结流动妇女在城乡流迁中的职业发展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发现影响农村流动女性职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有个人、家庭和社会三个方面。建议发挥城乡流动对农村妇女职业发展的积极作用,在女性流动人口比较聚集的福建省实行无地域性别歧视的就业制度。
作者
王东英
机构地区
华侨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出处
《山东行政学院学报》
2014年第8期67-71,共5页
Journal of Shandong Academy of Governance
关键词
农村流动女性
职业发展
性别意识
分类号
D669.2 [政治法律—政治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12
参考文献
11
共引文献
84
同被引文献
14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5
参考文献
11
1
陈志霞,祝丽怜,陈颖.
组织性别偏见对女性职业发展的影响[J]
.工业工程与管理,2012,17(3):135-140.
被引量:7
2
张戌凡.
无边界职业生涯背景下女性职业发展探析——基于社会性别的视角[J]
.南京社会科学,2012(11):68-73.
被引量:5
3
金窗爱,金喜在.
女性职业发展的阻碍因素分析及对策建议[J]
.甘肃社会科学,2012(1):161-164.
被引量:8
4
熊丽芬,李劼.
西南少数民族两性角色差异的支点[J]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7(1):57-64.
被引量:3
5
张媛.浅谈如何打破企业人力资源开发"性别壁垒"[J].经管空间,2012(9).
被引量:1
6
程芳,周二华.
我国高校女教师的职业发展研究——基于10种管理期刊的实证研究[J]
.现代教育管理,2010(2):55-57.
被引量:17
7
吴业臻,唐承秀.
现代西方图书馆女性职业研究综述[J]
.图书与情报,2010(1):106-110.
被引量:6
8
王丹丹.
高校高层次女性人才职业发展与社会支持状况分析——以徐州地区高校高层次女性为例[J]
.前沿,2012(17):130-132.
被引量:1
9
宋健.
中国流动人口的就业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与留守人口的比较研究[J]
.人口研究,2010,34(6):32-42.
被引量:41
10
朱静,候慧丽.
流动人口的职业结构与分层机制[J]
.兰州学刊,2010(6):115-118.
被引量:6
二级参考文献
112
1
王晓华.
招聘职位的性别规定——两性阶层分化的起点[J]
.妇女研究论丛,2003(z1):55-58.
被引量:2
2
罗双发.
我国劳动力市场性别歧视现状分析[J]
.社科纵横,2004,19(5):47-49.
被引量:12
3
张翼,侯慧丽.
中国各阶层人口的数量及阶层结构——利用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所做的估计[J]
.中国人口科学,2004(6):53-59.
被引量:23
4
王春光.
新生代农村流动人口的社会认同与城乡融合的关系[J]
.社会学研究,2001(3):63-76.
被引量:1562
5
第二期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课题组.
第二期中国妇女社会地位抽样调查主要数据报告[J]
.妇女研究论丛,2001(5):4-12.
被引量:247
6
王珺.
论高等教育中学科专业的性别隔离[J]
.妇女研究论丛,2005(4):17-20.
被引量:7
7
张慧.
农民工就业歧视问题分析[J]
.上海经济研究,2005,17(10):72-78.
被引量:34
8
张展新,郭菲.
城市社区格局重组与流动人口聚集地的社会分层——北京等五城市流动人口社区调查[J]
.开放导报,2005(6):15-20.
被引量:4
9
何建华.
国外女性职业生涯开发研究现状综述[J]
.外国经济与管理,2006,28(1):23-29.
被引量:27
10
赵慧军.
阻碍女性职业发展的因素分析[J]
.经济与管理研究,2006,27(2):26-29.
被引量:13
共引文献
84
1
张长征,刘溪源.
不同女性管理者的异质性薪酬公平偏好——基于董事与监事的比较[J]
.中国软科学,2022(S01):193-203.
2
咸桂彩,肖谕.
女性职业发展路径变化对促进女大学生就业的启示[J]
.中国大学生就业,2023(5):64-72.
被引量:1
3
张笑秋.
新生代农民工流动意愿的影响因素分析[J]
.江西社会科学,2012,32(2):12-16.
被引量:7
4
宋玲.
大学图书馆中年女性职业发展的阻力及调整对策探讨[J]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0(24):53-55.
被引量:2
5
岳增玲.
机会平等与农村劳动力职业教育[J]
.继续教育研究,2011(10):58-59.
被引量:3
6
金小红,陈明香.
新生代农民工犯罪的现状与原因分析——以武汉市的调查为例[J]
.学习与实践,2011(12):113-119.
被引量:8
7
陆杰华,朱荟.
2010:中国人口学研究的回顾与评述[J]
.人口与经济,2012(1):8-15.
被引量:4
8
李劼.
从西南民族社会看财富、资源与性别分层的关系[J]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39(1):57-64.
被引量:2
9
余秀兰,牟宗鑫,叶章娟,王娜.
高等教育研究领域中的女性——基于对《高等教育研究》2001-2010年的载文分析[J]
.高等教育研究,2012,33(6):52-58.
被引量:9
10
马思腾.
教育政策:从理念到实施——以流动人口子女义务教育政策为例[J]
.课外语文(下),2012(6):88-89.
同被引文献
14
1
肖水源.
《社会支持评定量表》的理论基础与研究应用[J]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1994,4(2):98-100.
被引量:4204
2
余运江,高向东,郭庆.
新生代乡-城流动人口社会融合研究——基于上海的调查分析[J]
.人口与经济,2012(1):57-64.
被引量:61
3
胡荣华,陈琰.
农村居民生活满意度统计分析——以江苏为例[J]
.中国农村经济,2012(1):80-91.
被引量:30
4
洪艳萍,卢会醒,严保均.
职业女性工作家庭冲突状况及其与社会支持和主观幸福感的关系[J]
.职业与健康,2013,29(4):402-405.
被引量:16
5
孙琼如.
流动女性职业地位获得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
.人口学刊,2014,36(4):43-51.
被引量:9
6
林李月,朱宇.
女性流动人口职业流动及其影响因素的代际差异与共性——以福建省为例[J]
.南方人口,2015,30(3):24-34.
被引量:6
7
孙远太.
城市居民社会地位对其获得感的影响分析——基于6省市的调查[J]
.调研世界,2015,0(9):18-21.
被引量:64
8
夏伦,沈寒蕾.
中国女性流动人口主观幸福感研究——基于对中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的分析[J]
.西部经济管理论坛,2015,26(4):82-89.
被引量:3
9
周海涛,张墨涵,罗炜.
我国民办高校学生获得感的调查与分析[J]
.高等教育研究,2016,37(9):54-59.
被引量:74
10
曹现强,李烁.
获得感的时代内涵与国外经验借鉴[J]
.学术前沿,2017(2):18-28.
被引量:235
引证文献
1
1
刘宁,徐冉,肖少北,张兴慧,李兴睿,李玲.
海南省女性流动人口获得感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
.中国健康教育,2019,35(8):716-721.
被引量:5
二级引证文献
5
1
杨兴权,万崇华,马俊领,甘奇慧,丁舒琳,刘钰曦.
获得感概念内涵研究的可视化分析[J]
.心理月刊,2023(9):1-4.
2
王艳丽,陈红.
城市社区居民获得感量表的编制[J]
.心理与行为研究,2021,19(5):665-670.
被引量:6
3
朱祥磊,刘钰曦,周旋.
需求满足逻辑为基础的老年人获得感量表研制[J]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3(10):20-23.
被引量:1
4
陈庚,李晨鹭.
博物馆文创产品消费获得感及其影响因素研究——以湖北省博物馆和武汉博物馆为例[J]
.东南文化,2024(1):179-189.
被引量:7
5
刘钰曦,谭健烽,贾栗.
获得感研究现状及其对高校教师学术获得感指标体系构建的思考与启示[J]
.科技管理研究,2024,44(19):148-155.
1
叶文振,葛学凤,叶妍.
流动妇女的职业发展及其影响因素——以厦门市流动人口为例[J]
.人口研究,2005,29(1):66-73.
被引量:21
2
包路芳.
从角色转变解读流动女性犯罪[J]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8,20(6):86-91.
被引量:2
3
刘宁.
电视传媒对女性流动人口的积极影响及其职责[J]
.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2011,34(6):95-97.
4
谢芬芳.
打工潮下农村青年婚恋观的变革[J]
.传承,2008(14):108-109.
被引量:12
5
柳忠民,李向阳,林豪,梁宣旗.
关于福建省农村社会治安状况的调查报告[J]
.福建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社会公共安全研究),2002,16(2):65-68.
被引量:2
6
Promoting Women, Children's Development[J]
.Women of China,2014(3):96-96.
7
刘婉蓉,伍庆玲.
印度加尔各答非政府组织对流动女性援助项目的介绍与分析[J]
.印度洋经济体研究,2016(4):121-138.
8
张诺夫,刘明.
关于推进福建省农村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调查与思考[J]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11(1):84-89.
被引量:2
9
胡应泉.
户籍制度改革与城市化发展[J]
.新乡学院学报,2017,34(2):60-64.
10
华晶晶.
四大创新工程强化农村流动党员教育管理[J]
.党员生活(湖北),2011(12):43-43.
山东行政学院学报
2014年 第8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