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山西方言古浊塞音、浊塞擦音今音的三种类型和语言史的研究
被引量:
9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古全浊塞音、塞擦音指监、定、群、从、澄、床诸纽。它们在现代山西方言中的语音表现形式大致可分为三个类型:(一)依声调的平仄而分化为送气清音和不送气清音:平声送气,仄声不送气。这与以北京话为代表的北方话的语音发展相同,其代表点如兴县、大同、忻州、太原、寿阳、长治、晋城等。为行文方便,下面称它为平仄分音区。
作者
徐通锵
出处
《语文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期1-7,共7页
Linguistic Research
关键词
山西方言
塞擦音
塞音
语言史
种类
语音表现
分类号
H172.2 [语言文字—汉语]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20
共引文献
165
同被引文献
92
引证文献
9
二级引证文献
61
参考文献
20
1
北京大学中文系语言学教研室.1989,《汉语方音字汇》,文字改革出版社.
被引量:1
2
曹剑芬.《常阴沙话占全浊声母的发音特点》,《中国语文》,1982年第4期.
被引量:1
3
高本汉.《中国音韵学研究》[M].商务印书馆,1915.95.
被引量:4
4
胡双宝.1984,《文水方言志》,《语文研究》编辑部.
被引量:1
5
李荣..语言学专刊 第四种 切韵音系[M],1952:182.
6
刘广和.
唐代八世纪长安音声纽[J]
.语文研究,1984(3):45-50.
被引量:43
7
刘勋宁.《离石方言字表》(1980).
被引量:1
8
陆志韦.1947.《古音说略》,《陆志韦语言学著作集(一)》,(北京)中华书局,1985.
被引量:4
9
罗常培:《唐五代西北方音》,中研院史语所(单刊甲12),1933年.
被引量:7
10
马文忠,梁述中编..大同方言志[M].北京:语文出版社,1986:133.
共引文献
165
1
宋兆祥.
《切韵》前后南北方汉语的蟹摄三四等韵——以闽语为视角进行观察和讨论[J]
.语言学论丛,2019(2):212-245.
被引量:1
2
趙庸.
S.388《字樣》反切對《切韻》的研究價值[J]
.唐研究,2022(1):125-137.
3
马会丽,马君花.
《岛夷志略》“喃■哩”音韵研究[J]
.汉字文化,2020,0(5):25-28.
被引量:1
4
马冬梅.
析虞模与尤侯韵的拟音[J]
.汉字文化,2019,0(21):97-99.
5
李建强.
《涅槃經》三個譯本e、ai字母對音透露出的語言文獻問題[J]
.汉语史学报,2021(2):7-23.
6
亓文婧.
半个多世纪以来滕州单字调的变迁[J]
.语言研究集刊,2022(2):79-94.
7
李福言.
論《玄應音義》方言異讀中異攝韻類異讀的層次與性質[J]
.历史语言学研究,2020(1):106-116.
8
杨艳惠.
《新方言》古今音转与《成均图》[J]
.励耘语言学刊,2021(1):80-93.
9
孫凱,杜小鈺.
漢語方言"脖子"義詞形的地理分布及其解釋——兼論語素"脖"的來源問題[J]
.汉语史学报,2022(1):252-277.
10
郑伟.
“匣入喻三”与南朝江东方言[J]
.语言学论丛,2018,0(1):32-53.
被引量:3
同被引文献
92
1
乔全生.
论晋方言区的形成[J]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7(4):17-21.
被引量:11
2
陈其光.
民族语对中古汉语浊声母演变的影响[J]
.民族语文,1999(1):21-26.
被引量:6
3
李如龙,辛世彪.
晋南、关中的“全浊送气”与唐宋西北方音[J]
.中国语文,1999(3):197-203.
被引量:60
4
沈明.
山西方言韵母一二等的区别[J]
.中国语文,1999(6):428-435.
被引量:24
5
温端政.
《方言》和晋语研究[J]
.方言,1998,20(4):247-259.
被引量:6
6
萧泰芳.
古全浊音声母“演变”说质疑[J]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20(3):13-19.
被引量:1
7
张振兴.
重读《中国语言地图集》[J]
.方言,1997(4):241-248.
被引量:31
8
孙立新.
关中方言略说[J]
.方言,1997(2):106-124.
被引量:123
9
李荣.
官话方言的分区[J]
.方言,1985,7(1):2-5.
被引量:354
10
贺巍.
河南省西南部方言的语音异同[J]
.方言,1985,7(2):119-123.
被引量:30
引证文献
9
1
王彩文.
忻州地方俗语所反映的方言语音特点分析[J]
.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24,40(3):28-32.
2
徐通锵,张宜.
徐通锵教授谈语言理论研究[J]
.外语教学与研究,2004,36(4):305-310.
被引量:8
3
刘津.
乡宁方言的文白异读[J]
.语文研究,2001(1):35-44.
被引量:14
4
乔全生.
晋方言古全浊声母的演变[J]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8(2):100-104.
被引量:15
5
黎新第.
近代汉语声母全浊清化研究述评[J]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103-109.
被引量:2
6
沈明.
山西省的汉语方言[J]
.方言,2008,30(4):350-360.
被引量:22
7
崔洋.
太原方言与清徐方言声母今读比较[J]
.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11,27(6):32-34.
8
王利.
从语音比较看晋东南晋语的形成[J]
.榆林学院学报,2018,28(3):68-74.
9
乔全生.
三论语言接触视域下晋方言语音的几点变化[J]
.汉语学报,2023(4):67-75.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61
1
任钰珂.
地名异读的审定——以山西省陵川县横水村“横”字读音为例[J]
.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22,38(4):34-37.
被引量:1
2
吕玲杰.
地区方言的语音和语法特征比较研究[J]
.汉字文化,2024(11):19-21.
3
何启.
偏关方言入声舒化实验研究[J]
.汉字文化,2021(5):17-21.
4
孙宇炜.
晋语并州片方言古知庄章声母的读音类型[J]
.语言研究集刊,2022(2):64-78.
5
夏俐萍.
官话方言古全浊声母的清化[J]
.南开语言学刊,2012(2):55-63.
6
张美兰.
从汉语比拟句式结构的发展看名词性偏正结构的构成[J]
.汉语学习,2002(1):16-21.
被引量:4
7
韩霞,裴秀娟,李颉,谢迪,崔蓉蓉.
论英语五种基本句式的认知性[J]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4(4):68-70.
被引量:2
8
殷树林.
论文白异读的性质[J]
.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61-64.
9
殷树林.
也论文白异读与语音层次[J]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4):97-101.
被引量:1
10
叶建,徐之明.
浙江黄岩话的文白异读[J]
.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09,11(2):62-66.
被引量:2
1
原慧艳.
晋城方音阴声韵百年来的演变[J]
.晋中学院学报,2008,25(2):1-4.
2
原慧艳.
晋城方音声母百年来的演变[J]
.晋中学院学报,2014,31(6):93-96.
被引量:2
3
贺巍.
关于编纂方言志的几个问题——兼评《长治方言志》和《忻州方言志》[J]
.语文研究,1986(3):13-18.
4
施俊.
论婺州片吴语的第一人称代词——以义乌方言为例[J]
.中国语文,2013(2):128-136.
被引量:8
5
李青,和苗.
长治方音对英语语音学习影响初探[J]
.语数外学习(高中版)(下),2013,0(5):69-71.
6
郎坤.
语言共性假说[J]
.校园英语,2015,0(22):210-211.
7
余跃龙,刘芳.
山西东南部地域文化方言解析[J]
.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13,15(2):102-104.
8
刘进.
语法化理论综述[J]
.殷都学刊,2006,27(1):94-96.
被引量:6
9
王亚男.
词缀“不”在晋城方言中的作用[J]
.参花(上),2015,0(10):149-150.
10
刘晋利.
从晋城俗语看晋城的民俗[J]
.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24(3):49-51.
被引量:1
语文研究
1990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