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孟子与柏拉图教育观比较及启示——兼评心性主体论思想政治教育观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孟子和柏拉图分别是古代中西方的杰出思想家,他们的思想对中西方文明的演进起了重要作用。以人性观的差异为切入点,从教育内容、教育的途径方式和教育目的比较孟子与柏拉图心性主体论思想政治教育观的异同点。并对以孟子和柏拉图为代表的心性主体论思想政治教育观进行评析,从中汲取有益思想,力图为我国当前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有益借鉴和指导。
作者
蒋晨菲
机构地区
天津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出处
《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4年第8期89-91,共3页
Theory and Practice of Contemporary Education
关键词
孟子
柏拉图
心性主体论
思想政治教育
启示
分类号
G41 [文化科学—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6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25
同被引文献
12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4
1
杨伯峻.孟子译注[M]北京:北京中华书局,1960.
被引量:1
2
柏拉图.理想国[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
被引量:1
3
乔永平..孟子德育思想及其当代启示[D].山东大学,2008:
4
王学俭,郭绍均.
思想政治教育本质问题再探讨[J]
.教学与研究,2012(12):61-67.
被引量:26
二级参考文献
16
1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卷,第112页.
被引量:61
2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2版.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被引量:29
3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2版.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被引量:13
4
列宁选集[M].3版.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被引量:4
5
毛泽东选集[M].2版.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被引量:6
6
列宁全集[M].中文2版.第5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
被引量:3
7
黑格尔.小逻辑[M].2版.贺麟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
被引量:1
8
列宁全集[M].中文2版.第37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被引量:1
9
列宁全集[M].中文2版.第6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被引量:1
10
骆郁廷,杨威.
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根源[J]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61(5):655-659.
被引量:25
共引文献
25
1
武雅君,张铁勇.
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研究的发展图谱、问题及展望[J]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0(1):42-47.
被引量:2
2
张苗苗.
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研究综述[J]
.思想教育研究,2014(2):92-96.
被引量:3
3
陈伟华,高雪春.
论传统文化对思政课教学改革的作用[J]
.铜仁学院学报,2014,16(2):103-105.
被引量:3
4
段文灵.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伦理维度[J]
.伦理学研究,2014(3):87-92.
被引量:1
5
张苗苗.
关于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的思考[J]
.理论与改革,2014(4):144-146.
被引量:6
6
陈秉公.
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研究现状及建议[J]
.思想教育研究,2014(6):6-12.
被引量:49
7
张苗苗.
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是核心价值观教育[J]
.教学与研究,2014(10):90-96.
被引量:25
8
徐雅芬,王银中,黄玉莹.
科学认识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J]
.湖北社会科学,2015(3):165-169.
被引量:3
9
肖国芳,彭术连.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热点、趋势与问题[J]
.高等农业教育,2015(9):78-82.
被引量:6
10
郭灏.
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研究的现状、问题与趋向[J]
.思想理论教育,2016(4):47-52.
被引量:3
同被引文献
12
1
董平.
道生佛性说与孟子人性论的比较[J]
.齐鲁学刊,1986(1):42-44.
被引量:2
2
周继旨.
论宋明新儒学中的哲理化与神学化的双重趋向与孟子的心性学说[J]
.中州学刊,1985(6):49-59.
被引量:1
3
王永波,王辉斌.
论谢灵运与佛教的关系[J]
.贵州社会科学,2005(6):110-114.
被引量:4
4
何石彬.
从《俱舍论》看印度佛教由小乘向大乘的演进理路[J]
.哲学研究,2007(8):107-111.
被引量:2
5
王灿.
新时期孟子心性论与其他心性学说的比较[J]
.昌吉学院学报,2010(6):52-56.
被引量:1
6
王振华.
张载对孟子心性论思想的继承与发展[J]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40(5):128-131.
被引量:4
7
耿静波.
宋明理学心性论与佛性论探究——以周敦颐理学思想为例[J]
.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1):47-50.
被引量:1
8
杨权.
从孟子升格看佛教对宋明理学的影响[J]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8(4):126-131.
被引量:1
9
张慧远.
《胜鬘经》的美学意蕴[J]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33(1):74-77.
被引量:1
10
李笑野.
《孟子》、《坛经》心性说述论[J]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1999,1(1):51-57.
被引量:2
引证文献
1
1
冯北仲.
孟子性善论与印度佛教佛性论之比较[J]
.陕西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41(1):37-44.
1
汪早容.
邓小平的思想政治教育观[J]
.职业圈,2007(12X):4-5.
被引量:1
2
善晶晶.
韩愈和巴格莱文化传递论思想政治教育观的比较及启示[J]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4):57-59.
3
李晓.
孔子与苏格拉底思想政治教育观的比较[J]
.学理论,2011(14):267-268.
4
李中静,张文富.
墨子的思想政治教育观探析[J]
.文教资料,2011(16):116-118.
5
严中享.
关于思想政治教育观的若干思考[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1989(2):20-22.
被引量:1
6
闫路霞.
韩愈文化传递论思想政治教育观及启示[J]
.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9(3):427-429.
被引量:1
7
崔晓毅,王雪.
树立与时俱进的思想政治教育观[J]
.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2004,6(4).
8
陈昆.
对于思想政治教育观人本转向的思考[J]
.科教导刊,2013(10):61-61.
9
吴云.
大思想政治教育:理念、新课程体系与理论创新[J]
.南昌航空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2(2):10-14.
被引量:2
10
张澍军.
论“政治”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规范规约作用——“思想政治教育观”创新探讨之二[J]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1):1-8.
被引量:9
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4年 第8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