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业周期波动规律再探——兼论房地产业的冷与热
被引量:2
出处
《上海房地》
2002年第4期5-9,共5页
Shanghai Real Estate
同被引文献17
-
1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分行课题组.上海市房地产行业融资外资化程度及其影响[J].上海金融,2004(11):4-7. 被引量:17
-
2吴继侠.日本房地产周期的成因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青海社会科学,2004(6):29-33. 被引量:6
-
3谭刚.房地产业周期波动:理论、实证与政策分析[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1. 被引量:1
-
4谢经荣;吕萍;乔志敏.房地产业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 被引量:1
-
5顾建发.上海房地产周期波动分析[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8. 被引量:1
-
6倪鹏飞.中国住房发展报告(2011-2012)[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被引量:1
-
7西蒙?库兹涅茨.各国的经济增长[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3. 被引量:1
-
8李世美.房地产价格的货币政策传导效应[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2. 被引量:1
-
9蔡育天.市场化改革与房地产业[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被引量:1
-
10何国钊;曹振良;李晟.中国房地产周期研究[J]经济研究,2002(10).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26
-
1吴卫红,王琬琼.房地产市场、股票市场与通货膨胀——基于中国宏观经济数据的实证研究[J].上海金融学院学报,2011(6):92-103. 被引量:3
-
2中国人民银行武汉分行金融研究处课题组,刘伟林,吴莹.湖北省房地产景气循环与宏观调控研究:基于合成指数与自相关滞后分布模型的分析[J].金融研究,2006(4):166-175. 被引量:10
-
3陆菊春,田洪芬.武汉房地产周期波动实证研究[J].技术经济,2006,25(7):29-33. 被引量:7
-
4陶美珍.外资大量进入中国房地产业的影响与政策分析[J].南京社会科学,2006(11):52-55. 被引量:8
-
5段军山,苏国强.银行的“危机短视症”、不正当激励与银行风险——基于我国房地产金融的经验证据[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06,27(6):53-59. 被引量:5
-
6赵建.中国房地产市场和股票市场价格变动的相关性研究[J].山东社会科学,2007(2):110-114. 被引量:17
-
7符淼.我国房地产投资和宏观金融数据的协整分析[J].生产力研究,2007(4):94-96. 被引量:14
-
8沈悦,卢文兵.中国股票价格与房地产价格关联性研究[J].当代经济科学,2008,30(4):87-92. 被引量:49
-
9高晓晖,李婧怡.房地产市场和股票市场周期波动的关系研究——基于上海的实证分析[J].特区经济,2009(9):95-97. 被引量:5
-
10李杰,贾美云.房产指数与上证指数关系的实证分析[J].科技和产业,2010,10(3):68-70. 被引量:1
-
1张元端.房地产周期波动规律再探:——兼论房地产业的冷与热[J].房地产评估,2002(5):1-5.
-
2张元端.房地产业周期 波动规律再探——兼论房地产业的冷与热[J].中国建设信息,2002(263):25-39. 被引量:7
-
3张元端.新的经济增长点与房地产业周期波动规律[J].中国房地产,1996(12):9-10. 被引量:4
-
4陈智.基于因子分析的中国房地产周期波动规律研究[J].时代金融,2012(03X):287-287. 被引量:1
-
5衡洁.冷城市热城市? 先让单身的人活得舒服[J].新城乡,2016,0(11):25-27.
-
6张元端.房地产市场的冷与热[J].中外房地产导报,2002(6):19-19.
-
7刘冰.房地产开发的冷与热[J].中国房地产金融,2003(9):45-45.
-
8宁向东.乔布斯身后冷与热[J].中国企业家,2011(20):44-44.
-
9张相伟.小本创业巧避风险[J].农家参谋,2016,0(2):60-61.
-
10刘晓琳.对潍坊市房地产市场冷与热的思考[J].山东统计,2012(1):51-5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