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论道德交往与学校道德教育
被引量:
8
Discussing Moral Communication and School Moral & Ethic Education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传统道德教育以单向交往为主要特征 ,这是造成道德教育困境的症结所在。从交往视角出发 ,道德交往的内涵十分丰富 ,学校道德交往的特征、类型是多元的 ,相应的教育策略也应是多样化的。
作者
陈正华
贺轶玲
机构地区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出处
《安徽教育学院学报》
2002年第2期89-93,共5页
Journal of Anhui Institute of Education
关键词
学校
单向交往
道德交往
主体
道德教育
教育策略
分类号
G41 [文化科学—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
参考文献
14
共引文献
407
同被引文献
17
引证文献
8
二级引证文献
18
参考文献
14
1
肖川.
论教学与交往[J]
.教育研究,1999,20(2):58-62.
被引量:222
2
魏英敏主编,江雪莲等编写..新伦理学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634.
3
姚新中著..道德活动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302.
4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学会生存[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被引量:83
5
金生宏.理解与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7,17.162.
被引量:8
6
冯建军.
论交往的教育过程观[J]
.现代教育论丛,2000(3):1-7.
被引量:9
7
朱小蔓著..教育的问题与挑战 思想的回应[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452.
8
哈贝马斯.交往与社会进化[M].重庆:重庆出版社,1989..
被引量:85
9
朱小蔓主编..道德教育论丛 第1卷 2000年[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568.
10
陈佑清著..教育活动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302.
二级参考文献
2
1
金生〓.理解与教育[M]教育科学出版社,1997.
被引量:1
2
[英]波珀(Popper,K·R·) 著,查汝强,邱仁宗.科学发现的逻辑[M]科学出版社,1986.
被引量:1
共引文献
407
1
刘旭,苟晓玲.
教学性:教师教学品质的根本特性[J]
.教育研究与实验,2020(2):38-42.
被引量:3
2
梁红梅,高梦解.
专业发展公平感对教师职业认知幸福感影响的实证研究[J]
.现代教育管理,2021(9):90-98.
被引量:6
3
贺鸿莉.
从交往伦理的角度看翻译策略二分法[J]
.宜宾学院学报,2007,7(9):94-96.
被引量:1
4
解丽萍.
教学中忽视默会知识的表现及应对策略[J]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29(2):141-144.
5
蔡翥.
大学教学交往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从社会心理学视角出发[J]
.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07,30(2):29-30.
被引量:7
6
彭志洪,李玉英.
翻译研究的言语行为理论视角[J]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39(6):111-114.
被引量:2
7
韩淑萍.
体验:从生命维度上对教育的诠释[J]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5(4):126-131.
被引量:3
8
潘恩荣,何亚平.
区域文化中的异化现象[J]
.科学学研究,2003,21(z1):6-10.
9
王肃元,俞金香.
浅谈信息技术教育与创新型人才培养[J]
.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02(5):77-80.
被引量:2
10
胡祖吉.
生态文化教育与大学校园文化的交融[J]
.教育探索,2008(4):112-113.
被引量:11
同被引文献
17
1
郑永廷.
论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及其特点[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1(1):36-39.
被引量:22
2
蔡翥,石侃.
挑战与对策:网络社会化与青少年道德教育[J]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2(4):98-101.
被引量:2
3
王海滨.
对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的经济学思考[J]
.经济学动态,2005(7):34-36.
被引量:12
4
毛蔚兰.
关于消费的道德思考[J]
.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18(5):13-14.
被引量:1
5
李海艳.
校园文化的隐性教育[J]
.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4):75-77.
被引量:6
6
陈洪月.
语文教学应回归生活——开展语文实践活动初探[J]
.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23(F09):16-17.
被引量:18
7
应国良,袁维新.
对话教学:新课程倡导的课堂教学范式[J]
.当代教育科学,2006(18):38-40.
被引量:6
8
陈幼芳,李娟.
和谐社会的重要支柱——充分就业[J]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9(3):11-15.
被引量:1
9
任天威.
传媒多样化对青少年的影响及其对策[J]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3(3):36-38.
被引量:1
10
石秀竹.
素质教育与创新教育的路径选择[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2):117-118.
被引量:7
引证文献
8
1
刘洪太,董吉贺.
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体系及实践特点[J]
.济宁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4,25(4):90-93.
被引量:7
2
李筱,伍沛沛.
经济投入的道德分析[J]
.世纪桥,2008(2):78-79.
3
徐流泉.
警惕“优生”光环背后的阴影[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21):180-180.
4
柳响成.
浅谈时事政治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应用[J]
.试题与研究(教学论坛),2014,0(18):7-7.
5
蒋玲玲.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塑造学生主体人格[J]
.学周刊(中旬),2015(10):127-127.
6
吴伟星.
浅谈时事政治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应用[J]
.课程教育研究,2015,0(34):56-56.
被引量:8
7
高彬.
浅议时事政治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有效应用[J]
.读写算(教师版)(素质教育论坛),2017,0(16):120-121.
被引量:1
8
卯祥玉.
凝心聚力,师生共创高效思品课堂[J]
.好家长,2015,0(43):102-102.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18
1
范军.
构建积极有效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体系[J]
.中国科技信息,2008(2):173-174.
被引量:6
2
盖东芳,崔月政.
论新形势下高校学生思想的新特点及其对策[J]
.武汉冶金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19(2):50-52.
被引量:5
3
盖东芳,崔月政.
论新形势下高校学生思想的新特点及其对策[J]
.山东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13(1):23-25.
被引量:1
4
祝冬芹.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途径思考[J]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3(5):81-84.
被引量:4
5
李建富.
浅析新时期高职高专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
.办公室业务,2015(13).
6
李子祎.
浅谈高中生的数学兴趣[J]
.新课程,2016,0(36):42-42.
7
范宝华.
时事政治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
.考试周刊,2018,0(1):141-141.
被引量:1
8
李鸣.
高中政治教学中时事政治的应用[J]
.考试周刊,2018,0(47):144-144.
被引量:2
9
李晓慧.
新课程背景下如何提高小学体育的教学质量[J]
.新课程,2018,0(19):75-75.
被引量:1
10
赵继霞.
时事政治在职高政治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
.情感读本,2018,0(29):28-28.
1
陈正华,贺轶玲.
道德教育的新视角:道德交往[J]
.怀化师专学报,2002,21(1):81-84.
2
杨韶刚,MichelleDabel.
课堂教学中的道德交往[J]
.思想.理论.教育,2002(2):28-30.
被引量:1
3
魏光本.
发生在课堂中的道德交往[J]
.新德育.思想理论教育(行动版),2006(9):47-50.
4
喻东丽.
论师生课堂道德交往[J]
.科学时代,2006(11):23-24.
5
郁民.
谈体育课堂的人际交往[J]
.中国学校体育,1987,0(4):35-36.
6
邵东红.
家庭背景对学生教育分流与道德交往的影响[J]
.现代教育科学,2016(10):36-40.
被引量:2
7
张伟.
课堂教学中的多向交往[J]
.卫生职业教育,1994,12(1):45-46.
8
刘志山.
走向交往与对话的道德教育[J]
.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8(2):14-19.
9
顾彩红.
开放心态:变“双向交往”为“异向交往”[J]
.现代教学,2011(9):43-44.
10
章立早.
把握课堂控制与课堂自由的平衡[J]
.安徽教育,2009,0(5):28-29.
被引量:1
安徽教育学院学报
2002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