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中外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90-300,共11页
Peking University Law Journal
参考文献18
-
1刘家兴主编,马胜军等著..新中国民事程序理论与适用[M].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1997:391.
-
2宋冰编..程序、正义与现代化 外国法学家在华演讲录[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487.
-
3季卫东.程序比较论[J].比较法研究,1993,7(1):1-46. 被引量:734
-
4信春鹰,李林主编..依法治国与司法改革[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1999:633.
-
5沈宗灵..法理学[M],1999.
-
6季卫东.法律程序的意义——对中国法制建设的另一种思考[J].中国社会科学,1993(1):83-103. 被引量:748
-
7左卫民,周长军著..刑事诉讼的理念[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9:235.
-
8孙笑侠.两种程序法类型的纵向比较——兼论程序公正的要义[J].法学,1992(8):7-11. 被引量:49
-
9翁晓斌.论民事审判的正当性[J].现代法学,1999,21(2):70-74. 被引量:4
-
10陈桂明著..程序理念与程序规则[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1999:344.
二级参考文献62
-
1陈建福.制定行政程序法若干基本问题的思考[J].行政法学研究,1996(2):58-67. 被引量:8
-
2顾培东.效益:当代法律的一个基本价值目标——兼评西方法律经济学[J].中国法学,1992(1):89-98. 被引量:129
-
3FToschi. 被引量:30
-
4John Rawls.A Theory of Justice,1971. 被引量:11
-
5Lawrence M Friedman.A History of American Law,1985. 被引量:4
-
6David E Aptei.The Politics of Modernization,1985. 被引量:1
-
7MKucharska et al. 被引量:37
-
8Gunther Teubner."Substantive and Reflexive Elements in Modern Law"Law and Society Review,1983. 被引量:2
-
9Frank K.Upham.Law and Social Change in Postwar Japan,1987. 被引量:1
-
10Joseph A Schumpeter.Capitalism, Socialism and Democracy,1976. 被引量:1
共引文献1674
-
1吴丹盈.功能与结构:民事诉讼程序的整合——以“普通—简易—小额—速裁”相互关系为视角[J].中山大学法律评论,2020(2):19-41.
-
2屠凯.我国《宪法》第三条第四款的程序意蕴[J].政治与法律,2023(2):31-45. 被引量:7
-
3李建伟.论公司决议轻微程序瑕疵的司法认定[J].政治与法律,2023(1):143-158. 被引量:5
-
4尹力.现代商事调解兴起探源[J].中国国际私法与比较法年刊,2004,7(1):454-467.
-
5叶惟.解释冲突法中的张力与限制[J].中国国际私法与比较法年刊,2003,6(1):67-78.
-
6刘崔峰.论刑事诉讼中程序公正与实体公正动态平衡的经济原理[J].制度经济学研究,2020(4).
-
7樊卓昊.司法调解:基层法律意识形塑——以一起车辆租赁合同纠纷案为例[J].湘江青年法学,2022(1):188-201.
-
8郑海山.大数据时代建构人工智能辅助量刑系统的路径探讨[J].湘江青年法学,2018,4(1):68-87. 被引量:4
-
9高帆.调解员特征与调解成功率相关关系研究——基于一种可解释机器学习方法[J].商事仲裁与调解,2023(6):55-71.
-
10蒋都都.社会自治处罚的法治悖反、制度回应与规制路径[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1,38(3):86-95. 被引量:5
同被引文献202
-
1冯仁强.评“民事上诉禁止不利益变更原则”[J].法学,2001(8):51-53. 被引量:16
-
2刘学在.民事裁定上诉审程序之检讨[J].法学评论,2001,19(6):57-64. 被引量:21
-
3李冰.构筑我国司法鉴定立法的基本框架[J].河北法学,2001,19(5):59-62. 被引量:2
-
4汪太贤.论中国法治的人文基础重构[J].中国法学,2001(4):7-19. 被引量:60
-
5江伟,肖建国.论我国强制执行法的基本构造[J].法学家,2001(4):83-90. 被引量:28
-
6邢鸿飞,吴志红.行政程序参与原则之我见[J].学海,2001(4):132-135. 被引量:10
-
7高秦伟.正当行政程序的判断模式[J].法商研究,2004,21(4):38-43. 被引量:31
-
8张卫平.民事证据法:建构中的制度移植[J].政法论坛,2001,19(4):87-96. 被引量:16
-
9谷安梁.论我国司法制度的转型——我国司法改革的主要问题[J].政法论坛,2001,19(4):119-125. 被引量:6
-
10胡常龙.证人拒绝作证制度研究[J].政法论坛,2001,19(3):69-76. 被引量:21
引证文献11
-
1汤维建,卢正敏.2001年民事诉讼法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法学家,2002(1):80-85. 被引量:3
-
2刘学在,张新宝.民事诉讼法学研究述评[J].法学研究,2002,24(1):143-149. 被引量:1
-
3刘婵秀."辩诉交易个案"的程序性实践分析——兼谈特殊存疑案件检察裁量权之行使[J].人民检察,2005(03S):21-25. 被引量:1
-
4房保国.制度是如何形成的 对中国刑事证据立法的反思[J].中外法学,2007,19(2):201-209. 被引量:11
-
5王永杰.程序异化的法社会学考察论纲(上篇)——以刑事冤案和刑事司法程序为视角[J].政治与法律,2007(3):127-132. 被引量:3
-
6王永杰.程序异化的法社会学考察论纲(下篇)——以刑事冤案和刑事司法程序为视角[J].政治与法律,2007(4):130-135. 被引量:3
-
7王锡锌.行政程序法理念与制度:发展、现状及评估——兼评《湖南省行政程序规定》正式颁行[J].湖南社会科学,2008(5):67-73. 被引量:7
-
8傅小随.行政程序新范畴与国家权力——公共管理观[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2,6(2):103-107. 被引量:1
-
9李筱永.论药品监管中的先行登记保存[J].证据科学,2015,23(6):721-733.
-
10房保国.程序:以人为本[J].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03(3):67-74. 被引量:7
二级引证文献37
-
1林喜芬.论刑事司法错误的发生机理与现实危害——基于诉讼运行的分析[J].南京大学法律评论,2011(1):258-268. 被引量:1
-
2陈仲.“潜规则”的法理学分析[J].消费导刊,2009,0(7):159-160. 被引量:2
-
3朱海英.论程序理性的政治意蕴[J].探索,2004(5):40-43. 被引量:5
-
4阮李全.论高校学生管理中的人文关怀——一个法治的视角[J].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20(2):119-122. 被引量:24
-
5秦铁铮.自由:法律程序的核心内涵[J].中国地名,2006(3):62-63.
-
6赵一.论我国民事诉讼改革的价值取向[J].涪陵师范学院学报,2007,23(1):121-128. 被引量:3
-
7王永杰.程序异化的法社会学考察论纲(上篇)——以刑事冤案和刑事司法程序为视角[J].政治与法律,2007(3):127-132. 被引量:3
-
8王永杰.程序异化的法社会学考察论纲(下篇)——以刑事冤案和刑事司法程序为视角[J].政治与法律,2007(4):130-135. 被引量:3
-
9陈娴灵.和谐诉讼:民事诉讼理念的超越[J].理论月刊,2008(6):96-99.
-
10廖永安,邓和军.《〈民事诉讼法〉修改决定》评析——兼论我国《民事诉讼法》的修改[J].现代法学,2009,31(1):150-160. 被引量:5
-
1华东政法.程序异化论:房保国[J].政治与法律,2000(4):28-32. 被引量:6
-
2陈志尚.理论上的一个创见——在本报举行的京津部分理论工作者讨论胡乔木文章的会上的发言[J].科学社会主义,1984(4):112-112.
-
3夏黎阳,王艳阳.防范刑讯逼供的制度机制研究[J].中国刑事法杂志,2013(4):47-57. 被引量:23
-
4王永杰.程序异化的法社会学考察论纲(上篇)——以刑事冤案和刑事司法程序为视角[J].政治与法律,2007(3):127-132. 被引量:3
-
5沈栖.“组织程序”的异化[J].检察风云,1997,0(10):50-50.
-
6王永杰.论冤案的概念[J].上海政法学院学报(法治论丛),2008,23(6):87-91. 被引量:13
-
7邓兆明.“社会主义异化论”不符合马克思主义[J].社会科学(甘肃),1984(1):45-48.
-
8白波.评所谓“社会主义异化论”[J].江海学刊,1984(1):37-41.
-
9马啸原.马克思主义如何看待“人权”[J].思想战线,1984,10(3):1-7. 被引量:1
-
10徐天.难以释怀的见证者[J].中国新闻周刊,2014(11):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