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试论教育过程中的儿童主体性
被引量:
2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对于教育理论来说,将儿童作为“人”来看待,确立儿童在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关系到教育学是否提高到“人学”水平的问题。
作者
周浩波
机构地区
华东师范大学
出处
《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6期16-19,共4页
Educational Research
关键词
儿童主体性
教育过程
教育理论
“主体”
“人学”
教育学
分类号
G40 [文化科学—教育学原理]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112
同被引文献
47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23
参考文献
6
1
Brubacher, J.S., A History of the Problems of Education, (2ed),P. 108.
被引量:1
2
叶澜.
论影响人发展的诸因素及其与发展主体的动态关系[J]
.中国社会科学,1986(3):83-98.
被引量:75
3
保罗·朗格朗.《终身教育引论》,周南照等译,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5年版,P.46.
被引量:1
4
徐崇温主编.《西方马克思主义》,《存在主义哲学》.
被引量:1
5
郭湛.
人的主体性的进程[J]
.中国社会科学,1987(2):55-64.
被引量:39
6
赵祥麟.王承绪编译.《杜威教育论著选》,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P.152.
被引量:1
共引文献
112
1
李伟,谢升梅.
制度育德的教育学立场[J]
.教育研究与实验,2023(5):35-43.
2
孙元涛,项玲连,赵妙娴.
论“生命·实践”教育学派创建的心路与理路——兼论学派创建对中国教育学术的时代意义[J]
.教育发展研究,2021,41(24):7-15.
被引量:5
3
王毓珣,王颖.
教育家与环境[J]
.教育学术月刊,2013(9):29-33.
被引量:3
4
张俭福.
与时俱进:学生自能发展的时代诉求[J]
.教育实践与研究,2005(07S):5-8.
5
杨小微.
立场反思:教育学与哲学和科学的对话[J]
.学术月刊,2005,37(10):28-35.
被引量:8
6
苏富忠.
知识价值论[J]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18(4):361-368.
被引量:2
7
李政涛.
追寻中国教育学重建的原点——“生命·实践”——叶澜学术思想及研究实践述要[J]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5(12):6-14.
被引量:13
8
吴永军.
赋权·增能·建构自主课堂:课堂教学改革的价值取向——兼评山西忻州七中的课堂教学改革[J]
.教育理论与实践,2006,26(3):36-39.
被引量:10
9
王莹.
主体域:解读教育主客体关系的新视角[J]
.煤炭高等教育,2007,25(2):59-61.
被引量:1
10
卜玉华.
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主动发展的实现机制之研究[J]
.教育理论与实践,2007,27(7):55-58.
被引量:8
同被引文献
47
1
张铁忠.
疲劳心理学的几个问题[J]
.心理科学通讯,1985,8(3):61-63.
被引量:5
2
马健生,王琦.
论教学实践观——兼评“主导主体说”[J]
.教育科学,1995(3):40-44.
被引量:4
3
乔冰.
教育及教学主体问题讨论的方法论分析[J]
.教育评论,1994(1):16-19.
被引量:5
4
黄甫全.
试论学生主、客体双重性的动态模式[J]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6):94-98.
被引量:5
5
陈信泰,孙振东.
对近年来教育主体问题论争的意见[J]
.齐鲁学刊,1992(3):65-70.
被引量:9
6
肖大赞.
试论教学活动的机制——也谈教与学双主体的关系[J]
.高等教育研究,1988,9(4):47-49.
被引量:2
7
王策三.
论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3(6):70-76.
被引量:146
8
钱威.
论叶圣陶的“主体主导观”[J]
.课程.教材.教法,1990,10(4):1-4.
被引量:2
9
成有信.
论教育活动及其诸要素[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0(4):13-18.
被引量:10
10
方展画.
论教育的主、客体范畴及“教育主体移心律”[J]
.教育研究与实验,1990(2):6-11.
被引量:7
引证文献
2
1
张志勇,李如密.
关于乐学思想的理论探讨[J]
.教育研究,1989,10(11):41-43.
被引量:4
2
李长吉,林澍峻.
教学主客体研究:盘点与梳理[J]
.教育理论与实践,2001,21(5):43-49.
被引量:19
二级引证文献
23
1
裴浩泽.
乐学教学融入体育课程的路径研究[J]
.冰雪体育创新研究,2020(23):19-20.
2
韩春英.
对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再认识[J]
.大同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17(2):56-58.
3
王磊,蒋晓莲.
构建高校新型师生关系的设想[J]
.中华护理教育,2005,2(2):75-77.
4
刘放鸣.
对“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理论的哲学反思[J]
.湖南社会科学,2005(4):138-140.
被引量:7
5
敏.
易宪容:第二套住房征收重税急需相关政策配套[J]
.中国房地产,2006(3):72-72.
6
王艳芹,李正元.
教育过程主客体关系研究——基于不同视角的回顾与探析[J]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9(2):155-158.
被引量:1
7
王宁.
让插图唤起历史的温情追忆[J]
.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6):134-135.
被引量:1
8
张广兵.
走出师生关系的认识困境[J]
.宜宾学院学报,2010,10(11):101-104.
9
戴军.
浅析我国愉快教育的理论演进[J]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1,27(6):1-2.
被引量:4
10
周湘如.
大学英语教学中主客体关系流变及途径——以新升本院校为例[J]
.科教导刊,2011(32):81-82.
1
金霞.
试论教育活动中儿童主体性[J]
.文教资料,2005(17):175-176.
被引量:1
2
李霞.
儿童对教师角色的理解[J]
.上海教育科研,2001(6):35-37.
被引量:2
3
钟荷.
外国幼儿教育特色[J]
.人生十六七(家教指南),2008(4):30-31.
被引量:1
4
陈涛.
如何在美术教学中发挥小学生的主体作用[J]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小学教研版),2009(7):145-145.
5
侯耀先.
卢梭的自然教育思想及其启示[J]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3):60-63.
被引量:22
6
林芳.
校外教育活动中儿童主体性的研究和实践[J]
.中国校外教育(上旬),2013(11):1-1.
7
徐荣芝.
为每一个儿童的学习而设计——以鲁教版《品德与社会》为例[J]
.中小学德育,2016(8):41-42.
8
傅翔.
试论新形势下学前教育改革[J]
.文学教育(中),2011(9):140-141.
被引量:1
9
任加艳.
基于儿童主体性的道德教育[J]
.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4(4):47-48.
被引量:1
10
杨秋华.
论周作人的儿童教育思想[J]
.株洲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12(6):93-96.
教育研究
1989年 第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