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跨文化交际意图与语境要素的认知激活
被引量: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从语境要素这一语用学微观视角入手,结合话语实例,对它的认知激活贯穿于跨文化交际意图的顺应形成、有效传递、认知推理、及时反馈等整个过程进行详细剖析,并尝试构建跨文化交际意图与语境的动态互生模式;旨在挖掘交际意图所蕴含的语言、社会、文化等相关信息,彰显语境要素在跨文化交际意图推理过程中的核心地位和重要意义。
作者
旷战
机构地区
湖南大学外国语学院
出处
《江淮论坛》
CSSCI
2014年第3期186-189,共4页
Jiang-huai Tribune
基金
湖南省教育厅资助科研项目(13C297)
关键词
语境要素
认知激活
跨文化交际意图
分类号
H0-05 [语言文字—语言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53
参考文献
17
共引文献
144
同被引文献
42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17
参考文献
17
1
胡壮麟主编..语言学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528.
2
Grice H P.Meaning [J].The Philosophical Review, 1957,66 (03) :377-388,.
被引量:1
3
赵秀凤,叶楠.
跨文化视域中认知诗学的本土化研究构想[J]
.外国语文,2012,28(1):7-10.
被引量:11
4
Leech.D.H.Principle of Pragmatics [M].London: Longman, 1983.
被引量:1
5
张德禄.
论语言交际中的交际意图[J]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1998,21(3):24-28.
被引量:26
6
辛斌.
言语行为、交际意图和预示语列[J]
.外语学刊,1999(1):30-34.
被引量:7
7
刘小妮,涂靖.
试论前景化和交际意图的传递[J]
.哈尔滨学院学报,2008,29(1):127-130.
被引量:6
8
时伟.
区域公共文化教育的困境与出路[J]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40(2):141-145.
被引量:2
9
何自然,陈新仁.当代语用学[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61.
被引量:65
10
何兆熊.语用学概要[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被引量:6
二级参考文献
53
1
蔡芸.
语境与意义推导[J]
.现代外语,1997,20(1):16-20.
被引量:44
2
李金树.
文化差异中的翻译限度[J]
.外国语文,2012,28(S1):88-90.
被引量:3
3
李宝贵,高玉娟.
论第二语言教学中的文化差异教学[J]
.外语与外语教学,1999(5):54-56.
被引量:26
4
王英鹏.
对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社会文化能力的几点思考[J]
.外语界,1999(1):43-47.
被引量:101
5
徐盛桓.
会话含意理论的新发展[J]
.现代外语,1993,16(2):7-15.
被引量:63
6
徐盛桓.
话语含意化过程——含意本体论系列研究之四[J]
.外国语,1997,20(1):18-25.
被引量:23
7
朱永生.
话语基调的含义与主要内容[J]
.外国语,1997,20(1):26-31.
被引量:49
8
钱冠连.
论构建语用推理模式的出发点——新格赖斯理论评论[J]
.现代外语,1994,17(3):1-6.
被引量:26
9
张德禄.
语言符号及其前景化[J]
.外国语,1994,17(6):9-14.
被引量:62
10
徐盛桓.
含意本体论研究[J]
.外语教学与研究,1996,28(3):21-27.
被引量:99
共引文献
144
1
陈芸.
“相遇的帐篷”——对经文辩读的考量[J]
.基督宗教研究,2019(2):273-283.
2
孙圣勇.
四位一体的语用翻译观[J]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30(6):151-153.
被引量:1
3
曾文雄,刘小平.
论交际意图与语境观[J]
.梧州学院学报,2002,13(3):53-55.
4
肖小敏.
标记理论的语用学阐释[J]
.嘉应学院学报,2006,24(1):118-121.
被引量:3
5
肖唐金.
会话中的常现序列与认知模式[J]
.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06,13(6):36-42.
被引量:1
6
熊维俊.
基于语块、语用的英语词汇学习模式[J]
.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7,23(3):80-82.
被引量:3
7
皮小卉.
浅谈党校函授英语教学[J]
.济宁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6,27(6):58-60.
8
王璇,陈莉莉.
跨文化交际中会话含意的理解[J]
.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8,24(1):76-78.
被引量:1
9
杨小龙,谢贤德.
委婉语的顺应性阐释[J]
.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29(5):131-133.
被引量:1
10
姜琳琳,袁莉莉.
从言语行为理论看法律语篇的翻译单位[J]
.江西社会科学,2008,28(11):240-244.
被引量:4
同被引文献
42
1
王寅.
论语言符号象似性[J]
.外语与外语教学,1999(5):4-7.
被引量:208
2
杜文礼.
语言的象似性探微[J]
.外国语文,1996,21(1):60-65.
被引量:119
3
沈家煊.
句法的象似性问题[J]
.外语教学与研究,1993,25(1):2-8.
被引量:745
4
曲卫国.
也评“关联理论”[J]
.外语教学与研究,1993,25(2):9-13.
被引量:135
5
张亚非.
关联理论述评[J]
.外语教学与研究,1992,24(3):9-16.
被引量:190
6
许国璋.
语言符号的任意性问题——语言哲学探索之一[J]
.外语教学与研究,1988,20(3):2-10.
被引量:249
7
林书武.
《隐喻与象似性》简介[J]
.当代语言学,1995(3):40-42.
被引量:34
8
李鑫华.
隐喻象似初探[J]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5,21(2):70-73.
被引量:35
9
张美芳.
图式分析隐喻翻译中的认知过程[J]
.外语与外语教学,2005(5):43-46.
被引量:29
10
王文斌.
再论隐喻中的相似性[J]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6,22(2):125-130.
被引量:104
引证文献
3
1
张亨明.
皖江城市带文化创意产业空间集聚推进模式研究[J]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8(4):109-114.
被引量:9
2
刘瑾,华先发.
关联理论观照下的语言符号隐喻象似性[J]
.江淮论坛,2016(2):174-179.
被引量:5
3
赵欣.
跨文化传播视野中的隐性偏见[J]
.江淮论坛,2016(3):106-110.
被引量:3
二级引证文献
17
1
高长春,江瑶.
知识产权保护能否促进文化产业集聚?——基于安徽省的实证分析[J]
.科技管理研究,2016,36(24):126-130.
被引量:4
2
郑伯红,王桂芹.
基于产业用地扩展的湘潭城市空间演变及优化[J]
.经济地理,2017,37(6):92-99.
被引量:13
3
陈家春.
禅宗交际新解[J]
.江淮论坛,2017(5):96-102.
被引量:1
4
汪海波.
产业融合视角下的安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新战略[J]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8):93-98.
被引量:7
5
朱文晶.
信息经济空间集聚影响因素与经济增长——基于浙江省面板数据的经验分析[J]
.经济经纬,2017,34(6):13-18.
被引量:10
6
罗一斌,郑峰,董津津.
结构变迁视阈中的安徽经济增长动力转换研究[J]
.滁州学院学报,2018,20(4):14-18.
7
王冬梅,吴道义.
地域文化视阈下合肥城市形象设计与传播[J]
.艺术研究(哈尔滨师范大学艺术学报),2018(3):94-95.
被引量:5
8
马跃.
安徽省文化产业区域化特色化集聚发展研究[J]
.中共合肥市委党校学报,2019,18(1):14-17.
被引量:2
9
陶敏阳,徐波.
1978—2016年中国经济增长动力与可持续性实证研究——一个扩展的索洛模型[J]
.商学研究,2019,26(2):15-22.
10
刘超,陶绍清.
近义名量词与表量物象间象似引得性关联研究[J]
.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20,33(6):57-63.
1
旷战.
跨文化交际语境中语境要素的认知激活[J]
.红河学院学报,2011,9(6):75-77.
被引量:1
2
徐靖.
汉日场所惯用语的认知对比研究[J]
.陕西教育(高教版),2015(2):39-41.
3
陈善敏,于臻.
显性意义的认知激活与话语理解[J]
.作家,2008,0(16):156-157.
4
朱厚敏.
跨文化交际语境中语境成分的认知激活[J]
.新乡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4(6):134-136.
5
段晓联.
微观视角下商务英语口语课堂的正值输出[J]
.产业与科技论坛,2013(21):172-173.
6
朱蕾,郭琳.
关于网络环境下大学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
.才智,2010,0(20):116-116.
被引量:2
7
徐靖.
汉日空间转喻、空间隐喻对比研究[J]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4,30(4):398-399.
被引量:1
8
周淑萍.
韵律特征的语境功能研究[J]
.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7(5):79-84.
被引量:1
9
徐靖.
认知视域下的汉日场所惯用语对比研究[J]
.外语教学,2016,37(2):48-51.
被引量:4
10
杨惠英.
从维索尔伦的语境适应论看“螺旋型”交际语境模型的“三大焦聚”[J]
.外语教学,2012,33(3):16-20.
被引量:2
江淮论坛
2014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