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言语行为、交际意图和预示语列
被引量:
7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言语行为理论一直被当作话语分析的一种有效工具,人们借助言语行为描写单个语句的交际功能并解释它们在语篇中的相互关系。但是,从80年代初开始,一些话语分析学家对该理论提出了许多批评,代表人物是E.A.Seheglof和S.C.Levinson。批评的焦点...
作者
辛斌
机构地区
复旦大学
出处
《外语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30-34,共5页
Foreign Language Research
关键词
言语行为理论
交际意图
受话人
言后效果
发话人
预示语列
言外行为
非自然意义
言后行为
准备条件
分类号
H0 [语言文字—语言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58
引证文献
7
二级引证文献
5
同被引文献
58
1
梁燕华.
Grice的合作原则:偏离与误区[J]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43(S1):129-132.
被引量:16
2
罗国莹.
礼貌原则运用与灰色信息传递[J]
.江苏社会科学,2006(S1):74-78.
被引量:4
3
陈琳.
翻译中语篇指示语与语篇衔接重构[J]
.外语与外语教学,2001(7):14-16.
被引量:8
4
朱永生,苗兴伟.
语用预设的语篇功能[J]
.外国语,2000,23(3):25-30.
被引量:192
5
苗兴伟.
言语行为理论与语篇分析[J]
.外语学刊,1999(1):25-29.
被引量:38
6
张德禄.
论语言交际中的交际意图[J]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1998,21(3):24-28.
被引量:26
7
顾曰国.
礼貌、语用与文化[J]
.外语教学与研究,1992,24(4):10-17.
被引量:1152
8
顾曰国.
奥斯汀的言语行为理论:诠释与批判[J]
.外语教学与研究,1989,21(1):30-39.
被引量:123
9
苗兴伟.
话轮转换及其对外语会话教学的启示[J]
.外语教学,1995,16(3):6-11.
被引量:40
10
顾曰国.
John Searle的言语行为理论:评判与借鉴[J]
.当代语言学,1994(3):10-16.
被引量:90
引证文献
7
1
孙圣勇.
四位一体的语用翻译观[J]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30(6):151-153.
被引量:1
2
肖唐金.
会话中的常现序列与认知模式[J]
.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06,13(6):36-42.
被引量:1
3
黄莹.
政府记者招待会中话语的权力构建[J]
.湖北工程学院学报,2008,29(S1):55-57.
4
旷战.
跨文化交际意图与语境要素的认知激活[J]
.江淮论坛,2014(3):186-189.
被引量:3
5
关恩娣.
汉语课堂会话中的预示语列研究[J]
.考试周刊,2015,0(30):173-174.
6
刘般若.
翻译语境模式中的交际意图探析[J]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6):134-136.
7
王专.
早期言语行为理论述评[J]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3,7(16):40-43.
二级引证文献
5
1
吕丽贤,朱江.
企业外宣翻译的理论与策略研究[J]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1(6):85-87.
被引量:1
2
张亨明.
皖江城市带文化创意产业空间集聚推进模式研究[J]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8(4):109-114.
被引量:9
3
刘瑾,华先发.
关联理论观照下的语言符号隐喻象似性[J]
.江淮论坛,2016(2):174-179.
被引量:5
4
赵欣.
跨文化传播视野中的隐性偏见[J]
.江淮论坛,2016(3):106-110.
被引量:3
5
段琼.
《对话中的序列组织》述评[J]
.文教资料,2019(3):28-29.
1
彭玉海.
关于语义知识和语义操作[J]
.外语学刊,1997(4):12-16.
2
陈军.
对It Doesnt’Matter非自然意义表达的分析[J]
.毕节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综合版),2005,23(3):51-53.
3
谭利思.
不同口语任务、不同准备条件对口语流利度、准确度和复杂度的影响[J]
.南京财经大学学报,2006(6):101-104.
被引量:5
4
侯国金.
常人语义表达的语用学特征[J]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24(3):79-83.
5
段维军,张绍杰.
自然意义与非自然意义之哲辨[J]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2):85-91.
被引量:6
6
王俊华.
语用与语篇连贯探析[J]
.温州大学学报,2003,16(1):62-66.
被引量:1
7
张微.
英汉习语翻译中的文化差异初探[J]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7,25(4):159-160.
被引量:1
8
马秀平.
从《天净沙·秋思》中英文本看翻译过程中话语意图的处理[J]
.文学界(理论版),2011(9):72-73.
9
徐庆凯.
新中国的专科词典事业[J]
.辞书研究,1989(6):20-26.
被引量:4
10
焦同梅.
英语口语交际中的会话分析[J]
.教学与管理(理论版),2008(9):100-101.
被引量:1
外语学刊
1999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