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马来西亚华语特有词语探析
被引量: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语言随着社会的产生而产生,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变化,而语言的变化最先体现在词汇的变化上。马来西亚华语是多姿多彩的,表现在词汇方面是产生了大量的特有词语。本文列举了一些马来西亚华语特有词语,经过分析,发现这些词语借自汉语方言、马来语、英语和其他民族的词语,体现了马来西亚华语的多元性。同时,马来西亚社会的政治、经济、教育、交通、建筑等领域的发展所催生的大量新词语,更丰富了马来西亚华语语汇,体现了马来西亚华语的特色。
作者
黄华迎
机构地区
西南大学汉语言文献研究所
出处
《现代语文(下旬.语言研究)》
2014年第3期4-5,共2页
Modern Chinese
关键词
马来西亚
特有词语
华语
汉语方言
社会
马来语
多元性
新词语
分类号
H136 [语言文字—汉语]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3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57
同被引文献
26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3
参考文献
5
1
汤志祥.
论华语区域特有词语[J]
.语言文字应用,2005(2):40-48.
被引量:25
2
潘碧丝.
马来西亚华语与普通话社会称谓语比较[J]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2008,6(3):53-58.
被引量:3
3
汪惠迪.
华文词汇教学须关注地区词[J]
.华文教学与研究,2010(1):2-2.
被引量:4
4
邵淑萍..马来西亚华语特色词文化初探[D].苏州大学,2011:
5
郭熙.
马来西亚:多语言多文化背景下官方语言的推行与华语的拼争[J]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7(3):87-94.
被引量:31
二级参考文献
23
1
曹国军.
汉语社会称谓变迁的文化心理考察[J]
.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22(4):89-92.
被引量:3
2
陈瑞端,汤志祥.
九十年代汉语词汇地域分布的定量研究[J]
.语言文字应用,1999(3):10-18.
被引量:23
3
潘攀.
新时期社交称谓语及其心理评价[J]
.江汉学术,1995,26(4):80-85.
被引量:9
4
庄兆声.
马来西亚华文教育的艰难生存[J]
.粤海风,2003,0(6):48-50.
被引量:2
5
李莫莉,俞贞(译),任友群(译).
全球挑战和国家应对:马来西亚的教育改革[J]
.全球教育展望,2004,33(6):69-74.
被引量:4
6
姜德军,道尔吉.
汉语社交称谓语“先生”的古今嬗变[J]
.内蒙古社会科学,2004,25(6):94-97.
被引量:8
7
郭熙.
域内外汉语协调问题刍议[J]
.语言文字应用,2002(3):33-39.
被引量:38
8
戴云.
现当代称谓词的时代变迁及其成因考察[J]
.学术交流,2005(4):137-140.
被引量:7
9
吴洁仪,李城.
试论汉语社交称呼语的类型[J]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5,26(8):113-115.
被引量:4
10
刘群.
现代汉语中的夫妻称呼语[J]
.襄樊学院学报,2006,27(1):82-84.
被引量:10
共引文献
57
1
彭剑,杨文全.
新马华语特色量词“粒”的生成衍化与接触融合[J]
.语言文字应用,2021(1):78-90.
被引量:3
2
刁晏斌.
论华语词汇中的外来移植义——以马来西亚华语为例[J]
.语言文字应用,2021(1):65-77.
被引量:14
3
郭熙.
多元语言文化背景下母语维持的若干问题:新加坡个案[J]
.语言文字应用,2008(4):2-11.
被引量:40
4
柯永红.
论马来西亚语言特点[J]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1(S1):114-116.
被引量:6
5
郭熙.
论华语视角下的中国语言规划[J]
.语文研究,2006(1):13-17.
被引量:40
6
刘文辉,宗世海.
印度尼西亚华语区域词语初探[J]
.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2006(1):22-33.
被引量:12
7
郭熙.
汉语的国际地位与国际传播[J]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29(1):54-59.
被引量:25
8
刘文楠,杨阳.
试论汉语语言生活的双语制问题[J]
.剑南文学(经典教苑)(下),2012(5):93-94.
被引量:1
9
郭熙.
华语规划论略[J]
.语言文字应用,2009(3):45-52.
被引量:25
10
吴勇毅.
新时期海外华文教育面临的形势及主要变化[J]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5(2):13-22.
被引量:26
同被引文献
26
1
张焕芹.
二语习得语言迁移研究初探:从语言迁移看汉语对英语习得的负面影响[J]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12(12):162-163.
被引量:5
2
周清海,萧国政.
新加坡华语词的词形、词义和词用选择[J]
.中国语文,1999(4):255-262.
被引量:13
3
周烈婷.
从几个例子看新加坡华语和普通话的词义差别[J]
.语言文字应用,1999(1):100-103.
被引量:11
4
符淮青.
“词义成分-模式”分析(表动作行为的词)[J]
.汉语学习,1996(5):3-9.
被引量:17
5
苏金智.
台港和大陆词语差异的原因、模式及其对策[J]
.语言文字应用,1994(4):90-96.
被引量:30
6
张伯江.
词类活用的功能解释[J]
.中国语文,1994(5):339-346.
被引量:225
7
卫乃兴.
语义韵研究的一般方法[J]
.外语教学与研究,2002,34(4):300-307.
被引量:344
8
郭熙.
海外华人社会中汉语(华语)教学的若干问题——以新加坡为例[J]
.世界汉语教学,2004,18(3):79-88.
被引量:37
9
王泽鹏,张燕春.
语义韵律理论[J]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6(4):86-93.
被引量:22
10
姚双云.
连词“结果”与“所以”使用差异的计量分析[J]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29(6):51-53.
被引量:14
引证文献
3
1
李志凌.
东南亚汉语传播与政治生态适应研究[J]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49(2):43-49.
被引量:1
2
李玉红,方清明.
马来西亚华语名词语义韵变异现象考察[J]
.华文教学与研究,2019(2):49-56.
被引量:2
3
周啸生,刘香伦.
马来西亚非华裔华语三语习得:挑战及影响因素[J]
.现代语言学,2022,10(11):2733-2739.
二级引证文献
3
1
刁晏斌.
论华语与普通话词汇的隐性差异--以马来西亚华语为例[J]
.华文教学与研究,2021(2):1-8.
被引量:9
2
刁晏斌.
华语词汇与普通话的“隐性”差异与相关词典的释义问题[J]
.辞书研究,2021(6):23-35.
被引量:5
3
姜国权,李一飞.
国际中文教育市场化研究综述与展望[J]
.昆明学院学报,2024,46(4):38-46.
1
马来西亚华语规范理事会简介[J]
.八桂侨刊,2010(4):52-52.
2
齐香金.
新课程理念下的校本教研初探[J]
.小学教学研究(理论版),2010(3):49-50.
3
文禾,薛瑾.
危险的逃学[J]
.语文世界(上旬刊),2013(1):80-81.
4
李珉知.
汉语方言与对外汉语教学的关系[J]
.文教资料,2008(33):212-214.
被引量:7
5
邵燕祥.
什么榜样最有力量?[J]
.民主与科学,2000(3):28-29.
6
周林.
学生网络语言泛滥,利大还是弊大?[J]
.妇女生活(现代家长),2010(4):37-38.
7
王英斌.
马来西亚:公布2025年前教育发展蓝图[J]
.辽宁教育,2013,0(12X):71-71.
8
陈双玉.
新词语的产生途径与构成方式[J]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下旬),2008,24(11):48-48.
9
俞云平.
马来西亚华裔一般是小学以华语为主,中学以马来语为主[J]
.海外华文教育动态,2005(6):7-8.
10
邱素娟.
新课改中教师语言的变化[J]
.江西教育(综合版)(C),2011(5):47-47.
现代语文(下旬.语言研究)
2014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