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与高等教育宏观管理体制创新
被引量:
5
The Development of Regional Economy in China and the Innovation of Macro-Management System in High Education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世纪之交,伴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一方面加速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另一方面也带来了区域的崛起和经济的个性化.发展区域经济已被世界各国高度重视,我国也做出了西部大开发的重大战略决策,将区域经济均衡、协调发展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目标.
作者
刘如赞
张兴
机构地区
北京师范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高教研究所
出处
《未来与发展》
CSSCI
2001年第1期56-60,共5页
Future and Development
关键词
中国
区域经济
高等教育
宏观管理体制
改革
创新
经济发展模式
分类号
F127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G649.21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29
引证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49
同被引文献
29
1
沈百福,俞诗秋.
中国省级地方教育投资的区域比较研究[J]
.教育与经济,1994,10(4):1-15.
被引量:34
2
程方平.中国教育问题报告[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76.
被引量:43
3
刘志华.
中关村科技园区的现状和未来[J]
.中国科技产业,2000(2):7-9.
被引量:9
4
张宗伟.
地方高校品牌战略的内涵与构建[J]
.当代教育科学,2012(11):35-37.
被引量:3
5
李德仁.
对加快高校科技产业发展的几点思考[J]
.中国高教研究,2000(6):5-7.
被引量:9
6
古蕴华.
社区学院:高等教育的新生长点——上海市民对社区学院办学模式需求的调查与分析[J]
.教育发展研究,2000,20(5):42-44.
被引量:11
7
程肇基.
地方高校与区域经济共生发展的理论探索[J]
.教师教育研究,2013,25(5):6-10.
被引量:43
8
朱复谦,李桂峰,吴子恺,白先放,冯健玲.
部分省市一些大学办学目标定位的分析与研究[J]
.广西高教研究,2000(5):46-52.
被引量:3
9
张平.
创业环境是“武汉·中国光谷”的生命[J]
.科技进步与对策,2001,18(1):48-51.
被引量:5
10
田丰.
高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探索[J]
.中国成人教育,2014(4):11-13.
被引量:4
引证文献
5
1
朱云仙,郑世良.
对高职院校学科建设的探讨——上海第二工业大学个案研究[J]
.中国高教研究,2004(10):57-59.
被引量:5
2
张小刚.
论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J]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6,5(3):42-44.
被引量:37
3
李露,吴靖.
近20年我国地方教育与经济问题研究综述[J]
.高教论坛,2006(2):121-124.
被引量:2
4
魏龙,王艳.
高校科技产业发展与区域经济发展关联性分析[J]
.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02(3):40-43.
被引量:5
5
李宁,王玉婧.
天津市地方高校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J]
.未来与发展,2022,46(3):107-112.
二级引证文献
49
1
艾巧珍.
不同区域高中阶段普职教育协调发展的路径探析[J]
.宜宾学院学报,2020,0(2):92-99.
被引量:2
2
张秀萍,高树仁,尹华.
基于智力资源的辽宁区域竞争力分析及教育对策[J]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8(4):60-66.
被引量:4
3
张文革,李健.
高等教育支持吉林省西部区域经济发展的若干思考[J]
.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08,22(3):74-76.
4
刘丽.
高职院校要适应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设置新专业[J]
.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4):6-8.
被引量:1
5
魏德功.
加强高校与地方合作 促进地方经济发展[J]
.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6(5):103-105.
被引量:10
6
徐国荣.
地方高校社会服务使命的再思考[J]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0,28(6):102-103.
7
龙斌.
浅析高校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J]
.科技创业月刊,2007,20(3):13-14.
被引量:7
8
周蓓蓓.
关于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互动发展的若干思考[J]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8(1):117-120.
被引量:2
9
龙云飞.
实现高校教育体制创新与区域经济发展双赢的思考[J]
.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07(9):4-5.
被引量:2
10
陈文江,钟玉斌.
基于振兴东北与高等教育创新的思考[J]
.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07(10):6-7.
1
庞英.
从东西部发展差距谈西部区产业结构优化[J]
.当代财经,2003(12):77-80.
被引量:2
2
尹帅.
泰尔指数下的江苏省内区域经济均衡发展研究[J]
.西安外事学院学报,2013,9(4):34-37.
3
张世晓.
要素流动粘性、制度竞争与区域经济均衡[J]
.广东商学院学报,2006,21(3):4-8.
被引量:4
4
李明豪.
实现中国区域经济均衡发展的对策[J]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06,5(11):15-17.
被引量:3
5
杨逢珉.
欧盟区域政策对中国区域经济均衡发展的启示和建议[J]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4(2):44-50.
被引量:6
6
冯斌.
区域经济均衡发展模式探讨--兼论西部大开发的战略构想[J]
.统计与信息论坛,2001,16(z1):59-62.
7
陈逸平.
发达国家开发落后地区的成功经验给我国西部开发的启示[J]
.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02,22(6):47-50.
被引量:1
8
张倩琳,时绍旺.
山东省区域经济均衡分析[J]
.智富时代,2016,0(7X):61-61.
9
王炳庆,齐延生.
区域经济均衡、非均衡、非均衡协调发展战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区域经济思想比较[J]
.泉州师范学院学报,2002,20(1):23-26.
被引量:4
10
陈标华.
几大城市群比较分析——“中三角”成本优势明显[J]
.小康,2015,0(5X):36-37.
未来与发展
2001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