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枢纽型社会组织的双重属性及其治理
被引量:
1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构建枢纽型社会组织工作体系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组织的再组织形式。枢纽型社会组织的产生来源于政府加强社会管理和社会组织自我发展两方面的需要,具有“政府管理”和“社会自治”的双重属性。如何把握好两种属性的平衡,处理好相互冲突的两种角色的关系,是枢纽型社会组织建设的关键问题。
作者
孙志祥
机构地区
中国红十字总会联络部
出处
《中国社会组织》
2013年第8期48-50,共3页
China Social Organization
关键词
社会组织
枢纽
属性
治理
政府管理
中国特色
组织工作
自我发展
分类号
D035 [政治法律—政治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1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11
引证文献
16
二级引证文献
40
参考文献
1
1
(美)W.理查德·斯格特(W.Richard,Scott)著,黄洋等译..组织理论 理性、自然和开放系统[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409.
同被引文献
111
1
战建华.
我国社会组织管理体制改革的实践分析——基于北京、上海、深圳等地社会组织体制改革的思考[J]
.学会,2009(7):27-32.
被引量:7
2
徐宇珊.
社会组织结构创新:支持型机构的成长[J]
.社团管理研究,2010(8):22-25.
被引量:31
3
万军,张希.
推进“枢纽型”社会组织管理体系建设的几点思考[J]
.社团管理研究,2009(9):42-45.
被引量:5
4
邓辉.
日本和新加坡社会组织在社会治理中的实践与启示[J]
.厦门特区党校学报,2013(2):38-41.
被引量:4
5
张小梅,沈爱民,吴伟文.
论克服行政化倾向[J]
.科协论坛,1996,0(10):5-6.
被引量:2
6
孙迎春.
现代政府治理新趋势:整体政府跨界协同治理[J]
.中国发展观察,2014(9):36-39.
被引量:37
7
杨贵华.
对当前我国社区民间组织建设的思考[J]
.科学社会主义,2005(2):63-65.
被引量:33
8
林尚立.
民间组织的政治意义:社会建构方式转型与执政逻辑调整[J]
.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7,9(1):4-8.
被引量:69
9
王名.
改革民间组织双重管理体制的分析和建议[J]
.中国行政管理,2007(4):62-64.
被引量:143
10
颜江伟.
行政化与回归社会:中国工会体制的弊病与改革[J]
.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07(3):29-34.
被引量:36
引证文献
16
1
陈姣姣.
创新社会治理结构与工会枢纽型社会组织建设[J]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14,28(5):40-44.
被引量:8
2
林培晓,李丽萍.
构建统筹性与专业性相结合的枢纽型社会组织体系——以顺德区为研究素材[J]
.价值工程,2015,34(7):317-318.
3
陈姣姣.
工会去行政化与枢纽型社会组织建设[J]
.工会理论研究,2014(6):15-18.
被引量:2
4
汪丹.
我国支持型社会组织研究综述[J]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15,33(1):110-113.
5
刘海春.
共青团枢纽型社会组织建设:现实困境与破解路径[J]
.青年探索,2015(6):12-16.
被引量:4
6
姚仰生.
工会构建枢纽型社会组织的优势与困境——以广东省为例[J]
.天津市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6,27(1):7-13.
被引量:2
7
姚迈新,郭欣.
枢纽型社会组织:偏差调适与发展[J]
.探求,2016(2):107-111.
被引量:2
8
姚迈新.
枢纽型社会组织的建设与发展——以广州个案为例[J]
.地方治理研究,2016(4):54-60.
被引量:1
9
祝建兵.
国内支持型社会组织研究:重点议题与研究检视[J]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5(4):106-113.
被引量:3
10
上海市浦东新区司法局课题组,李宝令,包蕾,倪静,涂建设,张江生,王静.
专业性人民调解平台建设若干问题研究--基于上海市浦东新区专业性人民调解中心实践[J]
.中国司法,2017(1):55-59.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40
1
任国友.
工会治理体系建设及其治理能力提升路径[J]
.国家治理现代化研究,2021(1):25-48.
2
刘吉.
关于思想政治工作十大问题的思考(上)[J]
.政工师,2000(1):6-9.
3
王晶娜,亓祥晨.
社会组织联盟参与社会治理的角色定位与功能分析[J]
.贵州师范学院学报,2015,31(8):44-47.
被引量:4
4
石晓天.
工会枢纽型社会组织建设现状及其反思——以广东省为例[J]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15,29(4):43-49.
被引量:8
5
孙晋.
建设枢纽型社会组织:中国工会改革发展的重大机遇和挑战[J]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15,29(5):1-4.
被引量:4
6
陈姣姣.
国家治理转型与工会去行政化改革[J]
.工会理论研究,2016(3):27-29.
7
姚迈新.
枢纽型社会组织的建设与发展——以广州个案为例[J]
.地方治理研究,2016(4):54-60.
被引量:1
8
苏海泉,乔松.
增强共青团组织群众性的路径初探[J]
.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7,33(2):34-40.
9
房瑞佳.
关于共青团“枢纽型”社会组织建设的思考——基于广东省青年社会组织的调研[J]
.广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7,17(3):33-35.
10
白毅,周琳.
协同创新机制下高校二级工会促进青年教师发展的策略[J]
.新西部(下旬·理论),2017(8):112-113.
被引量:3
1
朱昌亭,李振印.
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新的社会阶层的阐述[J]
.湖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8(1):63-66.
2
杨阳,黄晓帆.
不作为犯之先行行为范围浅析[J]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1(29):279-281.
被引量:2
3
张维.
中小学不再组织捐赠[J]
.共产党员,2014(11):57-57.
4
中国领导人出访不再组织同胞机场迎送[J]
.思想政治课教学,2010(5):93-93.
5
要闻视点[J]
.老年世界,2010(11):41-42.
6
尹志刚,李泓.
构建枢纽型社会组织工作体系[J]
.新华文摘,2010(6):160-160.
7
王尧.
公职人员小心得像奥运会运动员[J]
.晚报文萃,2007(18):49-49.
8
国内[J]
.创造,2010,18(5):8-8.
9
简讯[J]
.老人世界,2006(2):53-53.
10
钟炼.
浅谈工会构建枢纽型社会组织工作体系的一点看法[J]
.中国劳福事业,2013(6):26-27.
中国社会组织
2013年 第8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